也难怪此时各地的书院都在酝酿着新的变革大计。
圣统五十五年二月的时候,春寒料峭,上官家的队伍,根本就是在半路上过年的,居然就这样一路走到了灌云县。
正式进入到了张家的地界。
一下子就给了他们不一样的氛围和环境,上官家的先生和书生们,也是能够自己扛着锄头下地干活的,不是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
沿途所看到的风景与民生,已经令他们感受深刻了。可是,在踏入张家地界的那一刻,明显感受到了不同。灌云县的百姓们脸上带着安宁的笑容,田野间早春忙碌着、乡村里孩童欢闹嬉戏着、市场上交易繁忙着,却都秩序井然的。
“这里的秩序比我们想象的要好。”上官家的大儒上官谨言老先生点头说道。
“是啊,看来张家的治理颇有成效。”另一位中年书生上官诺言附和。
他们沿途观察,注意到了张家设立的学堂和医馆,这些都是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设施。书生们走进一家学堂,看到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眼中露出了赞许。
这个并不是私塾。
也不是大户人家所设立的内部家塾。
“张家的民生与教育做得不错。”一位年轻的书生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确实,教育是立国之本。”上官讳言点头。他们过来张家,也是为了建立新海书院,将教化的事业做大做强。
希望借此,助力越早结束乱世。
而上官家这一支的学术理念,其实是不认可那些说什么,天下人太多了,可以用战争来消耗掉一些。
并且趁机解决掉一些问题与矛盾。
对天下重新洗牌的。
邪门、歪理。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了一片农田,看到农民们正在忙碌着准备春耕。冰雪融化,田地里的水渠需要及时修缮整理,只有确保水源稳定充足,庄稼才能长得茂盛。
“水是生命之源。”上官誓言感慨。
“这里的水利工程做得很好。”又一位年轻的书生赞叹。
他们又路过了一个小镇,看到镇上的治安良好,商贩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公平合理,没有欺行霸市的现象。寒风中,商队运送物资,络绎不绝。
南来北往的各种货物,琳琅满目,而且是渗透到了各个乡镇市集了。
充分的流动,才能更好的断绝那些以信息差,牟取暴利的不法分子做违法勾当。
“商业繁荣是社会稳定的表现。”
赵孝杰跟在他们身边,只在他们主动询问的时候,他才出来介绍一下情况,其余时间,他并没有自卖自夸地提及本地的各种信息。
“张家的治理还是很透明的。”一位书生说。
历朝历代,打压豪强,都是上位者的必修课。就像赵王需要打压张家这样的地方势力,而张家也需要打压下面的小家族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