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重生之山河谋 傅锦书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之战(一)(第1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 肥水之战(一)(第1页)

公元383年,苻坚发起了针对东晋的总进攻。

根据苻坚的部署,他的弟弟苻融督张蚝、慕容垂等率领步骑25万为前锋。兖州刺史姚苌获得苻坚从不授人的龙骧将军称号,负责益、梁二州诸军事。苻坚自己也带兵从长安出发,总计全国兵力约有戎卒60余万、骑兵27万。

这场大规模的出征,呈现出连绵前后1000多里的浩大场面。当苻坚到达项城时,凉州之兵才到达咸阳,与此同时,巴蜀之军由长江顺流而下,幽州、冀州之众刚到达彭城。如此,水陆两军在东西两面形成了绵延一万余里的气势,确实令人震撼。

一战而攻灭东晋,完成大一统,苻坚志在必得。客观而言,两国的实力,无论从人口、领土还是兵力,都太过悬殊了,前秦占有绝对性的碾压优势。对苻坚来说,这就像此前攻灭前燕或前凉的任何一场战争一样,结局已经提前写好了。

或许只是因为这场战争被赋予了大一统的特殊意义,所以苻坚才不顾反对,一定要御驾亲征,不然他完全可以像以前一样,坐镇长安,等待好消息就足够了。想想看,确实也是如此,古往今来,从关中起家,一点一点拼接帝国版图,直至完成大一统,也就只有秦始皇一人而已。苻坚给自己的历史定位,显然不会低于“秦始皇第二”这样的头衔。

但是,在出征前的历次军事会议上,前秦朝臣几乎没有人赞成攻伐东晋。反对的理由也很奇怪,所有人都拿天象、天命来说事儿,搞得苻坚很不耐烦,说你们别整这些玄虚的东西,“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这名以虚心纳谏出名的帝王,此次却做了一次独断的决定。史书记载中,关于是否讨伐东晋的多次讨论,每次都以“(苻)坚不听”而告终。

史书说,苻坚寝食难安,迫切要攻打东晋。

在他的心中,一定有一张政治地图,在那里,等他攻下了东晋一隅,流寓江南的士族就可以回归北方故里,重建中华文明和大一统帝国的事业就能经由他这个异族君主得以实现。这是何等的功业!

一开始,战争按照苻坚设想的方向发展,前秦军25万先锋部队势如破竹,面对东晋军仅有的8万兵力和5000水军,就像大象踩着蚂蚁一样。

当时,东晋水军负责人胡彬遭到苻融的多次攻击,无力支撑,便派人送信给东晋的征讨大都督谢石。结果,送信人被前秦士兵捕获,苻融由此知道东晋兵少粮绝,快撑不住了,于是立即派人向苻坚报告了信的内容。

苻坚大悦。胜券在握,他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不要让谢石、谢玄这些东晋将领跑了。在出征前,他把东晋皇帝和丞相谢安的安置职位和住所都安排好了,就等着打完仗把他们接到长安去呢。

所以,当他的80万大军停守在项城后,苻坚自己率领八千轻骑急忙赶到苻融驻守的前线寿阳(今安徽寿县)。他要亲自擒拿东晋的将领。

到达寿阳后,苻坚派朱序去对敌将谢石进行劝降。朱序原来是东晋襄阳太守,五年前被前秦俘虏,苻坚因为他的气节和能力,授予他为度支尚书(相当于财政部长)一职,为我所用。从苻坚的想法来看,他之所以派朱序去劝降,是因为考虑到了朱序曾在东晋生活和做官的背景,以及现在前秦对他的优待,这些对谢石都会产生触动。

万万没想到,朱序一入东晋军营就背叛了苻坚。他在谢石面前泄露了前秦主力军还在项城,并未集结到前线的重大机密,并建议说:“今乘诸军未集,宜速击之,若散其前锋,则彼已夺气,可遂破也。”

谢石很振奋,下令抓紧反击,果然打了一场小胜仗。

双方隔着淝水重新建立阵地。

东晋军前锋都督谢玄向苻融提议说,你们能不能把阵地往后撤一点儿,等我们东晋士兵渡过淝水后,我们再在北岸决一死战,如何?

前秦诸将对这个提议都表示反对,东晋人少,我们人多,直接往前冲就是了。不过,苻坚和苻融却打算等东晋士兵渡过淝水一半时,趁其不备,一举歼灭,所以接受了谢玄的提议。

在前秦军按约定后退的过程中,诡异的事情又发生了。

由于信息传达不到位,秦军士兵以为后退是全军败退了。这时,朱序在后面故意大喊“秦兵败矣”。原本是谋略性的后退,这下子变成了真正的败退。连符融都在撤退过程中,落马而被杀死。而苻坚则身中箭伤,狼狈而逃。

“(苻)坚众奔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东晋军队)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一场稳赢的战争,重重偶然因素叠加,加上两次重大失误,转眼间变成了惨败。苻坚的大一统之梦,破碎了。在败逃途中,他对着自己最宠幸的张夫人,潸然泪下。

公元383年,这是自西晋分裂七八十年来,中国最有机会重现大一统的年份。最终因为苻坚在淝水之战中的意外惨败,而永远地错失了。

淝水之战,前秦打赢了,中国肯定就统一了。但东晋打赢了,却没能实现统一。说到底,东晋根本没有统一的能力,也没有统一的意愿。淝水之战,只是东晋一次意外的胜利而已。

东晋主政者谢安接到前方传来的捷报时,正跟人在下棋。他故作淡定,直到下完一盘后,仓促离席,用力过猛,木屐磕在门槛上,直接折断了。对于东晋,这场胜利根本就是计划外的,难怪谢安如此狂喜。

史学家王仲荦认为,淝水之战是种族大移动中的最大一次战争,也是决定南北能否统一的一次战争。战争的结果,按理说不是前秦消灭东晋实现大一统,就是东晋收复北中国实现大一统,但最后却出现了南北对峙、北方重回混战年代的局面。这个结果纯粹是东晋的狭隘、内斗和无力造成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