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无限流 2020 > 第20章 捡漏潘家窑,转眼成富豪(第1页)

第20章 捡漏潘家窑,转眼成富豪(第1页)

然后,孙少平就去了潘家窑旧货市场,打算买些饭店的配套设施。

说起潘家窑旧货市场,后期才改名为潘家园,在古玩收藏界鼎鼎有名,在鬼吹灯系列丛书都有很多的描写,但在1981年还没有形成比较大的规模。

北京有句老话:“逃不开的潘家园,绕不过的琉璃厂。”

一些看着古色古香、破旧不堪的桌椅板凳杂乱的堆叠在一起,“孙少平”(刘远)看得出,有金丝楠木和黄花梨木材质的椅子和凳子混杂其中,于是装作不经意的样子,问旁边看摊的大爷,“这些要不要处理的,我们轧钢厂家属院拿回去当柴烧。”

看摊的大爷说“我们也是当废品刚收过来的,本想修理下赚个差价的,价格合适就给你们吧。”看摊的大爷还抖了个机灵,本来刚才2元收的,“5元的就给你了。”

孙少平赶紧说:“好的,能帮我全部送到轧钢厂家属院吗,另付2元运费可以吧?”

看摊的大爷一听很是高兴,2元收的一堆废品,转手就能挣3元的差价,再自己送过去,又能挣2元,要知道普通工人一个月才能领30元不到的工资,平均一天还不到1元钱。

而“孙少平”,来自后世的刘远更是高兴,因为他很清楚黄花梨木在现代市场价格,每斤-元,即每克20-24元,每吨则在1000万左右,被称为“植物黄金”的。

花费7元就能买到这么多珍贵的木材,简直太划算了。自己在陕西做民办教师一个月才8个元,这堆看着一点都不起眼的杂木垃圾就用掉了7个元,真是没法比价啊!但现在的自己真的很缺钱啊!

将这7元巨款买来的杂木押送回四合院,才大概刚过中午,先堆放在自己租住的小屋,卸下那些桌椅板凳的时候,前院也只有秦淮如的婆婆贾张氏,出于无聊才多看了几眼。

白天四合院的居民绝大多数都要工作,各自去上班了,小孩也大都在学校念书,何雨柱全天都在轧钢厂食堂上班,中午都不回来的。

孙少平也顾不得吃饭,将剩余的黄玉米饼子垫吧几口,赶紧挑选了几块黄花梨木和金丝楠木以及其他几块样品,直奔琉璃厂。

琉璃厂位于北京西城区和平门外,是北京最着名的一条文化街,清代就已成为“京都雅游之所”,将近三百年下来的传承,形成了许多着名的老店,如“荣宝斋”、“槐荫山房”、“茹古斋”、“古义斋”、“瑞成斋”等等。

孙少平挨家挨户的逛,并拿出木材的样品出示给掌柜的,询问最高什么价格能收购。

一直到下午三点左右,孙少平才在“荣宝斋”喝着香茗浓茶歇了下来,因为这里的出价最高,相当于后世价格的百分之一,也就是每斤10万的价格收购黄花梨,其他的几块样品被确定为,金丝楠木、紫檀木、沉香木、乌木,都是很珍稀,价值很高的木材。

或许是哪家的破落王爷的后裔,败家玩意将这些当废品处理了,让刚好要买旧家具的“孙少平”(刘远)给捡着漏了。

确定了最高的价格,孙少平带着“荣宝斋”的王掌柜,乘车赶往四合院,清点了各种材质的桌椅板凳,并过了称,也剩下了一些不是特别名贵的旧的桌椅板凳。

又重新装车的时候,贾张氏还在旁边嘟囔“这一会儿卸了,一会儿又装,来回折腾不要钱吗?”

孙少平小声回道:“拿错了,要还回去的!”

然后孙少平和王掌柜又一起到了附近的银行,结算了价格,办理了以“孙少平”开设银行个人账户,王掌柜转款到孙少平个人银行账户的一系列行为。

然后孙少平的个人账户显示余额为:元。这是1981年哪,普通的工人按每月工资30元,不吃不喝需要年才能完成的收入,按100工人算,需要100人不吃不喝,也需要将近102年。

这要是放在后世,妥妥的3个多亿人民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