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80.90后回忆视频 > 第9章 动画片和看大船(第1页)

第9章 动画片和看大船(第1页)

儿童时期最好的精神食粮应该就是动画片吧,85后小米云是这个看法,不知道其他年代朋友的童年怎么看,然后就是零食吸引力,毕竟那个年代还有吃不饱的问题在,90年代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腾飞的筑基时代,各方面都开始进步,但物质条件还是差了点,尤其农村,要上缴各种赋税,有人头税和各种附加费用,还要上交公粮给国库备用,有的农户就是欠国家税费,搬迁的时候直接抵扣安家遣散费用,没有经济能力搬出去。

八九岁的小米云爱看动画片,持续到12岁前后,哪怕是黑白电视也是看的津津有味,记得几个片名,黑猫电视看黑猫警长,看海尔兄弟,五号赛车手,恐龙射击可赛号,莫克和甜甜,小龙人,还有大莽蛇的叫不出名字的动画片等等,连续剧动画片每天五六点准时守在电视机面前,有时是个人,有时是一群小伙伴,不管之前在哪里玩,哪怕下河摸鱼游泳,下午五六点前都会结束赶回来看动画片,一天不落下剧情。好像就是单纯的看电视,没有吃任何零食,不像现在可以磕着瓜子和花生,甚至爆米花加奶茶看电视和电影,90年代看电视就是单纯的看电视,基本没有吃东西的,物质太匮乏,有时就是白米饭加白开水泡饭吃,咸菜都没有,那个时代的人都很单纯,没有拜金主义矛头,没有人争当地主,亲属关系比较看重,全村各组过年可以持续15天以上的走亲戚,一包红糖和一瓶白酒就可以了,直系和旁系亲属亲戚都来往,反正家家串门走亲戚安排吃饭聚餐,我湖北父亲那边的亲戚每年都走,二十里路左右,不管多寒冷的冬天,过两道河渡船,骑着三八大自行车,每次小米云的手脸冻的通红没知觉,每次烤火半小时左右才能恢复活动,见到爷爷奶奶和大伯大婶姑姑他们的喜悦,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不是惦记压岁钱,也不是零食和菜品,就是想见亲人的那种,离开每每都是依依不舍,浓烈的亲情关系,年味十足,最近二十多年没有年味了,二十多年左右不见小姑,大姑也是不过三面,时代变迁,人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太多的不如意,基本不走亲戚,物质条件丰富的不知道几百倍,可惜现在社会再没有二十多年前那种浓烈的亲戚关系了,面容还在,心态已变,没有那么大的期待和留恋了,都谈不上依依不舍的惜别,没有机会再见,都天南地北的四处安家落户,也没有多少动力去追求过去的关系,每个时代变迁都会带来深刻的变化,经济关系和亲属关系也不例外,时代在进步,人们也在不断探索如何追求幸福安康的生活模式。

有的城里人可能一生都不会与船打交道,一个三面环水的小村庄不可避免的要与船打交道,手摇船桨还是机动船都是,只要出村,必须要坐船,去湖北街市买卖东西需要渡河两次,湖南这边的乡镇也是要坐船才能出去,全村六大队组三四个主要渡船码头,另外几个临时渡船码头基本可以忽略,我们常去的就是求学出门码头,六组和一组,主要在六组,手工渡船,一组机械化渡船,上街去赶集,手工和机械化渡船都有坐过,小米云人生的前十年坐渡船不下近千次,一年就平均按百次计算,三天一次,不一定每天都坐船,但一天坐船两三次四五次的时候也不少,游玩的时候一天十次来回,赶集来回也是不少于五六次,人生的后三十年年均不到1次,甚至七八年不坐一次船都有过,偶尔一年旅游坐会船,屈指可数的坐船经历。

什么级别算大船,肯定是载重货物几千吨以上,我家门前的河堤就经常停船靠岸几天,我和小伙伴也经常爬上去游玩,停泊靠岸的麻绳都是拳头大小粗细,主要是过来村里拉货物的,有时在我家拉棉花,全村的棉花好多年都在我家存放,有一年还遇到小偷破墙而入,把我家的堂屋打了个大洞,偷了几十袋棉花出去,后来公安机关还在离我家三四百米的位置湖北交界处,以前军事建筑遗址的围墙赃物窝藏点还找到几袋棉花,我们经常翻墙上去那玩耍,里面就是一些黄沙和鹅卵石,大石头,面积大概100平方左右,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埋炸弹,反正都是谣言。还有全村农户上缴国库的公粮就是通过大船拉走的,我们家门口50米左右其实没有任何渡船码头,石头都没一块,成了天然的渡船码头,就是一片平整的河边,附近还设了三个临时渡船点,主要是为了去河对岸荒村,和平时河里捕鱼卖鱼用。外面卖东西的大船也会停留几次,农户可以用粮食换各种水果和农药化肥物资。以物换物的原始采购物质,就是没有事的时候,大货船也经常停留一星期左右,背后的原因,我当然不清楚,十岁以前太小,完全接触不到,可能是国家公派任务,才有经常上大船去玩的经历,连船主的子女都认识,经常跟我玩,还带我在船上看动画片,大船上有什么玩的,基本没有,就是稀奇,看木板,看大绳索,玩的也就是大绳索,来回爬,有云梯的感觉,手脚并用,去玩的时候基本上是空船,船上没有货物,至今不知停靠在那里的意义,一停就是好几天,十天半个月的都有,有货物的时候,偷偷在家里拿稻谷和大米去换东西,村里有句名言,外面卖狗屎的都会来村里转一圈,不管卖什么的,自行车,高音喇叭喊一圈,卖老鼠药的可能都有,小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卖猪肉的,卖凉拌菜的,卖包子馒头的,卖米糕发糕的,卖冰棍雪糕的,卖大黄花梨的,印象中只有这些最有印象,因为小孩喜欢,都是骑三八大杠自行车的叫卖。

除了自行车的叫卖,还有拖拉机的叫卖也是大受欢迎的,因为拖拉机叫卖的商品一般可以以物换物,不一定都需要现钱,在家里装一点粮食稻谷就可以出来换东西了,印象中主要是换马铃薯土豆烤着吃,还有红薯类似,凉薯,黄花梨和各种瓜果,西瓜也有过,板车托卖的也有,每逢放电影的时候都有卖西瓜和黄花梨的,村子的主要农作物就是水稻和棉花,菜籽,豌豆,黄豆类,水果就是青枣,桃子,柚子,橘子和橙子类的可以自给自足,村里肥沃的土地只能种出这些东西,其他的都要靠粮食去换,或者现钱去买,也不是每家每户都会种果树,所以小伙伴们会经常结伴去偷采摘各种水果吃,冒着浓密的刺树去各果园偷偷采摘水果吃,就是解解馋而已,没有偷多少,就是一顿吃的就满足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树上长的,还有水中的野生高瓜也吃,只不过现在超市和菜市场卖的一点味道都没有,做菜都难吃,还不说可以当零食吃,三十年前的野味蔬菜都是美味,野芹菜都是美味,不过大部分都是用来喂猪,自己家只吃少部分。我们家还养过母猪三四年,每次下猪崽了还卖给村里其他人,也是我家的一份微薄收入,毕竟教师在90年代的工资很低,每月不到100元,比普通农户的生活水平好不了多少,甚至还不如普通农户的收入,所以那个年代的老师和校长家里都耕种几亩田地生活,要养活孩子非常的不容易,尤其小孩上学是一笔巨大的支出,除了大学是免学费,中小学都需要交学费,学杂费,附加费,没有九年义务教育,很多家庭小孩只能念到小学毕业,坚持不到初中毕业,学生上缴的附加费比老师几个月的工资还多,没有几户人家能承受的住,而且学校上缴的费用还能抵政府的生产税收,小孩出去上学就会天天被赶回家要钱,在渡船码头可以碰见村里各个学校被赶回来要费用的同学,因为离开村里上五六年级,大家都分布在全乡不同的学校,在上学期间晚上回来就是被班主任赶回家的,我记得那个附加费就交了三五年,从五六年级到初二,周一到周五天天被老师赶回村里,大家渡船码头碰头都是灰头土脸和无精打采的状态,相识无奈一笑,我去外村念五六年级的时候还给我免过附加费,毕竟乡里五六十个老师校长都是我父母的熟人同事,少跑了两年,初中开始才被老师轰赶回家要附加费,那个时候还能碰上不少熟悉的同学,互相相视点头苦笑,初中班主任老师即使认识我父母,而且还是校友也不会给面子,没有权力给我免费,都是政治任务,我有几次懒得跑回来折腾,毕竟来回十多里路,跑去初中学校附近的弟弟的小学宿舍过夜,没想到就那么几次还碰上班主任来学校探班女友撞车了,真是无语至极,初中班主任以前就在附近这个学校教体育,教过高我一届的学长,他后来跟我说的,算是我童年时间比我大,而且唯一玩的好的伙伴了,他初中还翻墙带我出去学校门口的文化书店偷书,反正五六年的好基友少不了。而且班主任还经常睡我老弟的宿舍,跟他挤1米五的上下铺铁床,后来跟我说的,没有办法后来也不敢去老弟的宿舍,就在初中的下面另外一所学校去躲,初中学校附近上下两所学校是整个乡镇最好的两所小学,下面的学校我妈刚好在那里教书一两年,正好晚上去还能混一顿晚饭,也是我九年学生生涯吃的最好的学生饭菜,哪怕只是最普通的油淋茄子方块,也吃的精精有味,回味无穷,多年都不敢忘记,因为初中三年吃的完全就是猪食,甚至不如猪食,学校提供的大餐太难吃了,基本上都是水煮白菜和土豆,还不放油的那种,难以下咽,一周吃一次油炸蚕豆,和少许肉块就烧高香了,还得抢其他同学一点菜吃,饭点时间,食堂近千份饭菜摆在桌上,就看下课铃响,谁的腿长,谁跑的最快,跑在最前面的可以每个分菜桌上匀一点好菜到碗里,能吃的饱一点,不吐槽了,这就是真实生活,多年以来,学校食堂还是没有进步,几十年如一,后来附加费不知道什么原因取消了,可能是老百姓确实不堪重负,学生承担不了,我也有幸交了一年附加费,估计国家是用来研究高科技武器了,不得已而为之,好在后来都取消了,但不少学生还是忍受不住,辍学的不知道有多少,难以启齿的一段时光,现在回忆不是抱怨,只是真实记录年代变迁的生活,没有抱怨国家不公,历史阶段不能超越,90年代那时候国家也穷,老百姓都是水生火热的奋斗,学生也是如此,终究是80后承担了所有,赶不上九年义务教育,费九牛二虎之力考上大学了,突然大学也不免费了,80后注定是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代,最辛苦拼搏的一代,应该会有很多人感同身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