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张灯结彩,红绸高挂,一片喜庆祥和之景。而在百婵宫内,却是另一番景象。萧语芙静静地坐在妆台前,任由宫女们为她梳妆打扮。今天,是她出嫁的日子,但她的心情却异常沉重。
伊罕迎亲的队伍已经进入了平梁城,他们带着丰厚的彩礼和满满的诚意,前来迎娶这位大魏公主。萧语芙穿上了华丽的嫁衣,那鲜艳的红色仿佛在诉说着她心中的不舍与无奈。
慈安皇后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女儿,眼中满是泪水。她轻轻地抚摸着萧语芙的脸庞,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声叹息。萧语芙抬起头,看着自己的母亲,泪水也忍不住滑落下来。她说道:“母后,女儿这一去,恐怕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
慈安皇后强忍着悲痛,安慰道:“我的芙儿,你是大魏的公主,和亲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宿命。”
萧语芙点了点头,说道:“儿臣明白,这些年让母后操心了,母后一直在为我铺路,帮我解决各种困难。
但我也因此做错过很多事情,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应该懂得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了。从今往后,儿臣会好好照顾自己,也会努力承担起作为大魏公主的责任。”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然而,离别的悲伤依然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她无法平静。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喧闹声,迎亲的队伍已经到了宫门口。萧语芙站起身来,最后一次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妆容。她转身向慈安皇后行了个礼,然后缓缓地走出了宫门。
在踏出宫门的那一刻,萧语芙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皇宫,那座曾经给予她温暖和庇护的宫殿,此刻显得如此遥远而陌生。她知道,从今天开始,她将离开这里,走向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
萧语芙缓缓地踏上了马车,车轮滚动,马车开始向着远方驶去。离开了熟悉的平梁城,萧语芙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坐在马车上的慈安皇后,静静地依靠在萧玄景的怀中。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痛苦和不舍,仿佛这一刻时间都凝固了。作为母亲,眼看着自己的女儿远嫁他乡,那种心痛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而在平梁街的两旁,百姓们纷纷跪下来,向萧语芙表示敬意和祝福。他们默默地目送着马车离去,眼中满是对这位公主的敬爱之情。
萧语芙透过车窗望向满城的百姓,泪水渐渐模糊了她的视线。她深深明白,自己的和亲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宁与和平。在这一刻,她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坚定,因为她知道,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她的付出将换来更多人的幸福。
随着马车渐行渐远,萧语芙的心情也逐渐平复下来。她闭上眼睛,回忆起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以及与亲人们共度的美好时光。尽管前方的路途充满未知,但她坚信,只要心中有爱和信念,她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
——
昌平帝萧轩堂在位长达二十五载,在此期间,百姓安居乐业、生活美满,国家繁荣昌盛、蒸蒸日上,开创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太平盛世,国家运势也如日中天、兴旺发达。
然而,岁月无情,昌平帝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随后,承武帝萧明祁继位,他秉持着先帝的遗志,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祉,为天下求安宁。皇后李意暄,不仅品德高尚、心地善良,而且聪明伶俐、宽厚仁慈。作为妻子,她尽心尽力地辅佐皇帝;身为皇后,她又能将后宫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萧明祁本不希望拥有庞大的后宫,但李意暄深明大义,为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主动劝他纳妾。此外,后宫中的嫔妃们也都和睦相处,没有勾心斗角之事发生。李意暄还提出了恢复科举制度的建议,旨在选拔更多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李子晏已经为臣从十八初入仕途到如今萧轩堂即位,经历了四位君主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坚守着自己最初的信念与理想。而赵君柠所经营的赵氏商铺,则如雨后春笋般在大魏各地开业,她也因此成为了大魏首屈一指的女性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