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承受不起动荡,必须确保九公子完成驰道建设,这是国家的战略,不容轻忽。”
王绾心中明白,但关于如何处理学派与大秦的关系,他尚未定下策略。
“王大人,对儒、墨、农家的期待或许只是幻想,大秦体制决定了他们的立场。”
王绾回应道,眼中闪烁着一丝狡黠,“这可不一定。”
就在这时,嬴烁突然出现在他们身后,赞赏道:“王大人的眼光独到。”
王维停下脚步,转身面对着嬴烁,询问道:“公子已经有了应对之策吗。”
李斯一脸惊讶地凝视着嬴烁,他已经意识到这位九公子绝非等闲之辈。
“设想在国都创建一座规模宏大的学术殿堂——万流馆!邀请天下各家学者在此传道授业,广纳贤才。”
“高见……”
王维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个建议犹如晨曦中的曙光,无比诱人。
对于那些不欲颠覆秦国的学者来说,这样的场所无疑是个理想的避风港。
百家之所以对秦国心存芥蒂,是因为法家独大,使他们难以施展抱负。
百家的存在意义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非单纯的研究。
如果无人继承,他们的学术就面临危机。
设立万流馆,国家可以从其中挑选人才,从而削弱百家间的联合力量,甚至可能分化各学派,使之相互竞争。
“我大秦,乃开放包容之地。”
“我们不仅建万流馆,还将建立军事学院、工艺研究院和文理学院,三大官方主导的学术圣地。”
说完,嬴烁接着道:“各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要对国家有益,皆可接纳并培养。”
“对国家不利的学说,可在万流馆内保留传承,作为研究对象。”
嬴烁深藏不露,直到最后才揭晓他的计划,意在让李斯和王维提出建议,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核心项目。
他已经与父皇讨论过,这是分化百家最有效的策略。
百家支持叛逆势力,无非是渴望话语权。
何不让他们在万流馆内部竞争,以此检验他们的理念是否可行。
适合国家发展的,便可任用;不适合的,就让他们在学术的海洋里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