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六,康小二,康老三,难得心平气和的聚在一起。
天子康止戈从东海回来后,变了许多,这种改变像是一种人生的回溯。
皇帝当的久了,再回战阵,再与将士们冲城杀敌,让老六明白了一个道理,或是说回想起了一个道理。
“怀武与齐烨在,南关无须忧心,西关也是如此,瀛岛也算不得我大康心腹大患了,独有北关。”
坐在御案后的老六望向了康凛,拍了拍案上的奏本。
“这北关兵论,朕看了一夜,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声“好”,已经是康老六给从小就是反骨仔的康凛最大的褒奖了。
北关兵论,康凛写的,类似于奏折,说是攻略更适合。
洋洋洒洒上万字,从北关如今兵员素质到草原异族的内部统治架构,到守城战、出关战、深入草原游击战,分析的丝丝入扣,如何用兵,用兵后如何建立补给,草原人会是什么反应,打到哪一阶段又应如何应变,事无巨细。
从这份北关兵论就可以看出,康凛不单单是一个将才,称一声帅才并不为过。
“开春后便去吧。”
老六露出了欣慰的神情:“打出我大康的威风,回关后,担北关大帅一职吧。”
康凛点了点头,什么都没说。
北关大帅一职,他不稀罕,也不想做,他想做的事,担任北关大帅后,做不了,担任什么官职才能做,他也不知道,他还需要继续寻找,继续实践,继续迷茫,继续在迷茫之中,找到一个不愧一生所学,不愧天下百姓,不愧天地与良心的救世之道。
老六打开了一本奏折:“有几件事,朕很是犹豫,山林诸部…”
“儿臣告退。”
老六话还没说完,康凛站起身,施了一礼后转身就走了。
“老子…”
老六气的都抽抽了,康凛,还是那个康凛,无论和谁在一起,都很欠揍。
康骁一副爱莫能助的神情,他很清楚,老三对“天家事务”没有任何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