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抢过来一看,是沈佺期的。毫无疑问,“宋之问赢了!”
沈佺期很不服,上官婉儿说:“你俩的诗,难分高下。但是你的结尾比他的弱,劲力泄了,所以你输了。”
沈佺期的结尾是:“微臣雕朽质,羞赌豫章材。”大意是:我这么没本事的人,能有幸看到朝中这么多能人,真是觉得很惭愧——很谦虚,但也很泄气。
而宋之问的结尾呢?是气场完全不同的八个字:“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它里面巧妙地借用了一个故事,《三秦记》记载汉武帝曾梦见有鱼央求其摘钩,次日他在昆明池游玩就见到一条被钩的大鱼,于是他就摘去钩和线,把大鱼放生,又过了三日,汉武帝在昆明池边就捡到了一对夜明珠。
当然,“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还有一层隐含的意思:我不担心今晚的月亮会暗淡,因为一定会有明珠来照亮我大唐的夜空!这马屁拍得杠杠的!武则天和上官婉儿能不开心吗?关键是这一句诗很有气势、很阳光自信,这一点沈佺期不得不甘拜下风。
沈佺期再也不争了,胜负就此判定。
宋之问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由此可见他的诗文水平之高。
宋之问在早期的诗歌中,真情流露,朴实自然。然而,随着在朝廷浸染,他的诗品和人品一样,逐渐开始走向媚俗的一面。
武则天大权在握后,由于宋之问经常写一些歌功颂德的诗逗得武则天眉开眼笑,因此得以任用。
宋之问曾被任命为尚方监丞,负责管理各工种的制造、供应、生产等政务,不久又进入奉宸院,担任左奉宸内供奉的官职。
奉宸院说穿了就是武则天的后宫,里面供养的尽是一些从各地挑选而来的年轻美貌的男子,以备女皇享用。据说宋之问“伟仪貌,雄于辩”,自然是奉宸院的合适人选。
当时武则天的男宠是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两人倚仗女皇的宠爱,飞扬跋扈,权倾一时,连武承嗣、武三思等朝廷重臣都巴结他俩。
作为左奉宸内供奉,宋之问做梦都渴望像张氏兄弟那样得到武则天的宠爱。于是,他放下文人的自尊和清高,竭力巴结张氏兄弟,极尽谄媚之能事,据说还替张氏兄弟提过尿壶。
张氏兄弟“雅爱其才”,召宋之问与好友杜审言、阎朝隐、沈佺期、王无竞、尹元凯及李适、富嘉谟、刘允济等文士预修。宋之问与阎士隐等多代工张赋篇入集,倾心媚附。书成,于长安二年(703年)迁司礼主簿。
张氏兄弟多次向武则天举荐宋之问担任北门学士,武则天却一直没有答应。
见到自己的才华得不到尊重,溜须拍马没有得到回报,宋之问忿忿不平,写下了《明河篇》,其中有一句很明显发泄自己的不满: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武则天后来也得到了这首诗,读后也没有生气,她只是对身边的人说:“宋之问这个人很有才华,我也不是要打压他,只是他有些地方朕实在不能人受。”
据传宋之问因为牙齿不好,有口臭,所以武则天疏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