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壹号公馆觥筹交错、把酒言欢的同时,李光旭宽敞典雅的书房里,一场没有刀光剑影的较量,也正在悄然上演着。
李光旭的书房很大,足有六十多平方米,几乎和普通人家的蜗居差不多了。
或许是因为自己文化程度不高的缘故吧,李光旭特别喜欢书。但也仅仅是喜欢而已。
两个大书架上,足足存放了一千多本各种图书,其中不乏一些清代珍本,学术价值很高,当然,这对他来说并没什么实际意义,因为他对内容并不感兴趣。
喜欢书,却并不读书,这是很多领导干部和有钱人的共同特点,说白了,无非是想附庸风雅而已,倒也无可厚非。
其实,文化人的书房大多是很凌乱的,因为他们每天都在阅读并沉迷其中,对书籍的摆放没什么严格的要求和章法,在他们看来,书,是用来读的,放在书架上和放在厕所里,并没什么区别。
而李光旭这种人的书房,永远都是非常整洁的,各种图书按种类整齐的摆放在大红酸枝材质的书架上,不经意之间,文化被赋予了经济价值。用一句更直白的话说,整个书房,没有任何文化气息,相反,倒是充满了铜臭气。
据说,当年书房装修的时候,任兆南亲赴苏州,为他订制了一套海南黄花梨的书架和条案,明式风格和新中式相结合,价格高达四百余万元。
李光旭非常满意,可事后又觉得价钱太贵,担心影响不好,于是只好忍痛放弃了,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原料价格便宜些的大红酸枝,这里所说的便宜,是相对黄花梨而言,全套做下来,也足够当年在抚川买套房了。
今天,他就在自己的豪华书房之中,备上一壶清茶,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客,张主任。
如果按行政级别论的话,张策只是个正厅级干部,还没有李光旭高呢,但要论身份地位,那就是另外一个概念了。
正常情况下,张主任莅临抚川,李光旭必须亲自登门拜望,不敢有半点怠慢。事实上,李光旭也确实这么做了。
今天上午,他主动打去电话,表示得知张主任驾临,要设宴款待,却被张策拒绝了,不仅拒绝,同时还表示,晚上想到他家中坐坐。
李光旭当然做受宠若惊之状,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晚上六点半,张策如约而至。
寒暄过后,李光旭将其让到了二楼书房,并吩咐妻子,任何人不许踏上楼梯半步。
其实,他家里也没什么人,除了老婆和秘书之外,再就是个保姆。
那句任何人不许踏上楼梯的话,只是说给张策听的。
关上书房的门,李光旭亲自动手,沏了一壶顶级的大红袍,又殷勤的给张策斟满,然后才笑吟吟的道:“这是于振清从武夷山带回来的,他对茶叶相当有研究,是咱们抚川响当当的茶市长。”
这句话明显是带着刺儿的。
张策自然听得出来,于是笑着道:“振清同志的事啊,可能有点误会,来之前,首长特意交待,让我跟你解释下,老于这个人吧,太过张扬,有点狐假虎威了,首长对他的做法很不满。”
李光旭笑着道:“这可不敢当啊,我和老于之间那点破事,怎么敢惊动他老人家呢!真是罪过罪过啊。”
“别这么说,其实,首长非常欣赏你的,闲着没事的时候,经常和身边工作人员聊起你和他之间发生的那些有趣的事,逗得大家都笑个不停啊。”
李光旭听罢,无限感慨的叹了口气,说道:“难得老领导还记得我啊,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快三十年了,我这个当年的愣头青,现在已经是双鬓如雪了,真想有机会去看看他老人家,再当面被臭几句啊。这么多年,我都很少挨骂了,想起来,还挺怀念这种感觉呢!”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切恩怨都是有原因的。
关于吴慎之和李光旭之间的交集,全省上下,几乎无人知晓。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李光旭从部队转业回来之后,曾经在省城某大型国企工作过一段时间,而当时的吴慎之正是这家企业的一把手。
有着红色血统的李光旭正是血气方刚,桀骜不驯的年纪,对看不顺眼的事儿发几句牢骚在所难免,当然,这些牢骚最后都毫不意外的传到了吴慎之的耳朵里。
按理说,两人之间地位相差悬殊,吴慎之对李的家庭出身也很清楚,不应该在这点事上纠缠的。可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吴慎之却偏偏抓了李光旭的典型,在一次大会上点名批评,言辞也很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