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华是家里的老小,家在海城,家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主要是家里头哥哥太多了,轮到他这里也就那样了。
田笑笑也是海城出来的知青,比王国华家差远了。家里头不仅重男轻女,女儿下乡了,家里根本帮衬不了,还见天的写信来诉苦,就想女儿嘴里头多省点儿,弄点儿山货回去,自家吃也行,逢年过节走礼也不错。
张长生和张昊泽两兄妹就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了,他们所在的村子是海城下属江县红星镇五一村。
五一村里头一半的人家都姓张,其他不姓张的也基本上都跟姓张的沾亲带故。
张长生上了一年高中,托姓张的福,毕业了就在村子里的小学里头当老师,有份儿体面的工作,每天只上半天课,其他时间想多挣工分就去田里地里忙活,日子过得比大多数人舒坦,说亲的人更是能排到外村去。
可她自觉自己是人民教师,一般的泥腿子配不上自己,何况她爷瘫痪前还是五一村的村长,虽然现在的村长是他们张家三房的,但依旧卖他们大房的面子。
毕竟她爷公正提拔的不是自己的儿子孙子,提拔了其他房的人。
怎么的,在这个村里村长这些人物还是挺敬着他们家的,她爷还没死呢,人走茶凉也得等等不是,毕竟还沾亲带故的呢。
老爷子自觉不知道能活到哪一天,就盼着能看到家里头的大姑娘大小伙儿能成个家,抱个重孙子什么的。
于是,大龄未婚的张昊泽和张长生首当其冲,被催婚了。
长生把结婚对象放在了那些从城里头下来的男知青身上。
矮个子里拔高个,怎么的,十来个的大小伙儿里头还找不出一个出挑的?
于是,张长生瞧上了新来的王国华。
因着张爷爷以前是村长,所以家里头的孩子们能安排的都安排了。
张昊泽是张家大房的长孙,张爷爷指着他顶立门户,早早的就送到了部队去,还别说真就混成了人样。
这回回来,实在是年龄也到了,再不结婚就耽搁下头的弟弟妹妹了。
家里头连着发电报,催着回来相亲,相上了就赶紧打报告结婚。
好巧不巧,回来镇上没有车,他摸黑走回村里,正好遇上田笑笑深更半夜在外头遇上村里头的二流子,英雄救美误终身。
张昊泽瞧上了知青田笑笑。
张父不说话,张母不同意。
那田笑笑是谁呀,早两年来的知青,谁还不知道谁呀。
瞧着是城里头来的,吃喝还比不上他们这些泥腿子,身上穿的衣服,两年前穿的啥现在还穿啥。
从没见过多给自己添一件新东西,你要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导致的生活窘迫,大家都是农村人,谁能多说什么。
可这田笑笑不一样呀,她省吃俭用出来的都往城里头寄了,你要说孝顺吧,她不是缺点是个极大的优点呀。
可谁家要是娶这样的儿媳妇,见天的补贴娘家,积年累月的,谁受得了呀。
何况,知青点里有同那田笑笑一片儿地方出来的,所以谁还不知道谁的底细。
田笑笑家要说穷确实穷,但穷得要下乡的知青闺女接济,这就纯粹是当爹妈的不拿自家姑娘当人看了。
要知道田笑笑这姑娘干活儿瞧着是勤快,什么都抢着上,可问题是她那没有二两肉的身材,那是干体力活儿真干不了。
村里头给安排的半天下地混重活儿,半天打猪草的轻省活儿,工分不高,但平常打猪草的时候顺道找找野菜啥的,也不是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