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追默然半晌,道:“还是不象……但无缘无故的,又不知该如何问他。只希望加冕之后,也许能好一些。如今太子册立之事已定,誉王赐死地诏书只怕这几日也要颁下来了。听说他连日上书悔罪请求免死。陛下都没有允准。”
“兴兵谋叛,怎么可能免死?”蔡荃摇头道。“誉王自己心里也应该明白才是。他冒的这个险,赢,便是天下,输,便一败涂地。哪有第三条路?”
“这样想来,竟还是先输在他手里地前太子好些,”沈追感慨道,“虽然幽囚外地,不近帝都,到底保了一家性命。这幸与不幸之间,真的很难定论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蔡荃突然眯起了眼睛,慢慢道:“你说……殿下的心事,会不会是为了当年地祁王?”
沈追吓了一跳。一时忘了两人在马车上,本能地左右看看:“怎么突然说起这个?”
“同是逆案,因为这桩想起了那桩有什么稀奇的?”蔡荃奇怪地看他一眼。“你何至于这么紧张?”
“你是不知道……”沈追吁一口气,“当年祁王案时帝都几乎血流成河。半朝地文武大臣求情作保。事情反而越保越糟,人杀了一批又一批。好几个府第被连锅给端了,我母亲当时进宫,亲眼看见荣宠一时的宸妃娘娘,死时竟是被一匹白绫裹了抬出去的……自那以后的这些年来,谁敢轻易提起祁王?”
沈追是清河郡主之子,位近宗室,他对当年的血腥惨状自然比彼时还是地方小吏地蔡荃要清楚得多,刚刚简单说了那么两句,竟似有些寒栗的感觉。蔡荃怔了半天,神色突转凝重,肃然道:“可是祁王一案,是夏江主查的吧?”
沈追一凛,立即领会到了他的意思,也拧起了双眉。
“靖王殿下一向对祁王案有异议,这个态度尽人皆知,他也为此被压制了十年,时常连京城都呆不下去。如果主查祁王案的人自己谋逆,殿下的心里怎么可能会没有想法?”蔡荃正色道,“我想他近来心事重重,多半是在考虑要不要向陛下提议重审祁王案。”
“千万不能!”沈追冷汗都下来了,“册立之事尚未行,如果惹恼了陛下就麻烦了。祁王案虽是夏江主查,但最终处置成那个样子的人毕竟是陛下。若无强有力的证据而要求重审,陛下只会认为他自恃新功,无端翻弄旧事。你是知道的,陛下最痛恨地是什么?就是意图贬低君威!要重审祁王逆案,不就摆明了认为陛下当年是犯了大错吗?陛下绝不会容忍的!”
“可是……”蔡荃坚持道,“从夏江谋逆就可以看出,也许当年的真相……”
“你怎么还没懂?”沈追没好气地道,“什么是真相?你以为十三年前就没有人对真相有所质疑吗?可结果呢,或贬谪出京,或人头落地,或者……乖乖地闭口不言。也许对陛下来说,祁王当时是不是真地反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旦想反地话,随时都可以反!”
蔡荃是第一次听到这样地论调,不由地全身一阵发麻,看着沈追半天说不出话来。
“总之,单凭夏江谋逆就推测当年是冤案,这个理由不够,”沈追又放缓了语气,神情有些无奈,“我想靖王殿下大概也是想到这一层,才这般郁郁不乐的吧……”
蔡荃目光沉沉地看着车顶,冷冷地道:“若我是靖王殿下,我也不会罢休地。”
“你说什么?”沈追没太听懂,诧异地看向他。
“什么叫做想反的话随时都可以反?就因为这个,数万的人头便要落地?”蔡荃说着说着竟激愤起来,“天子之责,在于抚育万民,天子之威,在于仁德懿范。并无反迹却要疑人有反心,天子的胸襟如此,为臣者何来霁月光风?我原本还以为靖王为祁王不平,只为他们两兄弟情义甚深,今日听你这样一说,竟然……”
“好啦,”沈追一把捂住了好友的嘴,“当我什么都没说。不过看你都愤愤不平的样子,我更能明白殿下的心情了。但急也不能急在这会儿,等将来……那个时候到了,什么办不成?咱们还是要找个机会劝劝殿下不要鲁莽行事才好。”
“要劝你去劝,我不去。”
“好,你就当你的耿臣吧,我圆滑,我自己去劝。”沈追虽然赌气这样说,但想了想还是不妥,“我去也不合适,不如哪天请苏先生劝劝吧。他这次随殿下春猎,同经叛乱危局,听靖王府的人说殿下现在对他礼敬有加。这人口才又好,他若肯出面劝阻,殿下一定会听。”
蔡荃其实心里还是知道沈追的观点是比他更合时宜的,僵持了一下,最后也“嗯”了一声。
马车外,此时恰好经过昔日的誉王府。透过纱窗看去,那曾经赫赫扬扬的亲王府第,如今已败落蒙尘。两位尚书大人想起刚刚的讨论,突觉世事白云苍狗,不由对视一眼,同时发出了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