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一些切磋虐菜,张松溪使了几分力没人知道。
不如俞莲舟是肯定,但比得上或比不上宋远桥,比不上又有多大差距,可能就是二代几个都不清楚。
张松溪做过多少事,为武当积累下多少江湖人脉。
不到有事爆发的时候,也没人能知道。
所以现在就算是自己功力大进,宋青书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稳赢张松溪。
“我已经回山看过师公了。你们一直没什么消息,我就来找你们来了。”
“我们这边还好,倒是你当初说是去游历,游历了二年都没有消息,更让人心急,你这两年都干嘛去了?”
按着平常发展来说,宋青书这样的大派真传,行走江湖两年,足够在江湖上声名鹊起,像各方势力宣布自己的出道。
从当初宋青书在玉门关跟几个人分开,确实已经是小两年的时间。
宋青书如果不是窝在无名山谷的话,玉面孟尝也不会只传闻在武当势力范围的一隅之地。
“我的事稍后再说。”看院子并没有其他人,宋青书追问道:“四叔,我父亲、二叔、七叔呢?”
“他们都出去盯梢去了。”
“盯汝阳王府的梢?”
宋青书试探的问道,这要是还能没事,只能说汝阳王府的高手,都在外面搞事,没有都守在大本营,要不然挺有自己送的感觉。
“算也不算,主要是盯梢从汝阳王府出来的江湖高手,越调查我们几个发现这汝阳王府越深不可测。”
虽然在不动手的情况下,一个人的真实实力怎么样没那么好判断,要不然也不会有一辈子都没动过手,没人知道的老阴逼存在。
但有经验的人,还是可以从一些细节上,判断出一些一个人实力上的端倪。
虽然不完全准确,但也能八九不离十。
“蒙古皇帝把对付中原武林的事情,都交给汝阳王府负责,汝阳王府的实力当然不可小觑。”宋青书赞同的道。
这就又到了需要宋青书的时候,怎么能合适的把汝阳王府的情报合理的暴露出来。
知道一个人情报的时候,可以很好避免初见杀的局面。
元廷的高手和中原的高手不一样,中原各派擅长什么武学,各家心里都有数,元廷同样有数。
动手的时候,天然就有了防备。
但是元廷的高手,来源杂乱。
有当初南下扫荡中原武林,收集各种秘籍,自己培养的高手。
有各个附属国进献的各类高手。
这些人的功夫对中原武林来说,因为不熟悉,都属于奇诡的一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知己不知彼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动手就被动。
就像汝阳王府的标志性高手玄冥二老。
如果了解情报的话,可以使用兵刃跟两个人打,这属于是招式和内力的比拼,能入一流的高手,怎么样都可以跟两个人单独交手个几十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