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明朝科举人数规模 > 第143章 大学题一(第2页)

第143章 大学题一(第2页)

这便是原题,主要意图是进一步讲解题意,以今时之民不善来对比古之善,因为现如今的教化不利,进一步来强调尧舜之仁的必要性。

突出圣贤之言的正确性,必然性,也为下一步阐述做准备。

写完原题接下来就是发凡(清称起讲),也就是原起,发凡是全文发挥和阐述的开始,必须要紧扣文章纲领,总括全局而发其旨要。

秦鸣鹤想了想,发凡便是,

“古圣人之于民,非必家至而户见之,乃民一观感乎。圣人所以成教于家,而疑者已明怠者已奋,况官师之董劝犹其后也。”

发凡最简单便捷的方法就是一正一反,反者拗其意,正者则攻主旨。

在本题发凡中前三句为先反,意思是民众并没有亲眼见到尧舜圣贤,他们不过是听人说过罢了,意指“仁”和圣贤看似无关。

而在后三句,则是正攻,意思是尧舜圣贤早就将疑难的问题解决了,不光催促懒惰的人勤奋,还让手下百官监督落实,引人向善。

正攻,一是为了突出“尧舜”与“仁”的关系,“尧舜”为“仁”做的贡献,二是为了反击前者,突出的是大功不明言,反起正落,务虚而不务实。

写完发凡,接着便是入题,入题则是承上文之“定国”引下文之“尧舜”,要做到高呼虚荡,引领后文。

秦鸣鹤思索好一会,终是下笔写道,

人定国,吾于陶唐氏(指代尧)之天下得一人焉?曰尧。更于有虞氏(指代舜)之天下得一人焉?日舜。

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确定了一人定国者,尧舜也,从而开始引起下文。

接着秦鸣鹤继续写道,

“古之天子,日月所照莫不砥砺,建邦设都而风化不殊焉。其视天下,犹一国也。

抑古之天下,万邦黎献,其惟帝臣(《书·益稷》:“万邦黎献,共惟帝臣。”),凡意谕色授而六服(周时诸侯国,代指番邦)已传焉,其治国已兼天下也。”

这便是提二比,提比主要用途便是提得起,讲的虚,为后面的几股留有余地。而提二比或提一意,或提二意,而两意或是正反,或是交互,在本文中取得是两意交互,渐次推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譬如,首股乃是上推至黄帝时代,言说其踏天之道,怀仁义之心,践德仁之行,自始至终不改其德善,视天下人恒一。

后一股则是说,黄帝虽得其一,实际上却是万邦咸服,都流传其美德,做到了实际上的天下一统。

在提比中已经虚讲古之圣贤一统天下之要点,惟德而至仁,那么接下来就要写本文的点睛之笔,就是引仁政至尧舜身上,也就是说要把“仁”字点破,这就是八股中的出题,

“吾不知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合称)之天下何以定也,夫惟有尧舜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