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只能无可奈何地跟在他们后面。
正午的阳光显得格外的刺眼,阳光透过树梢,把四下里分割的明暗分明。
两人一狗来到了一个岔路口,狗子习惯性地去走大路,可是却被父亲喊住了:“老二,走这边!”
一边走一边看图的儿子有些不解,因为他们应该是要走大路的。
“进村怎么不走大路?”儿子问道。
“我有封信要送!”父亲说道。
“哪封信?”儿子问道。
“在我身上!”父亲道。说着他走到了前面,儿子和狗跟在他身后。
来看电影的这里面的观众不是影评人就是媒体人,所以自然看的更深。
从出家门开始,一直是狗子在前面带路,之后,因为父子俩小争执,所以儿子跑到前面去了,现在又换成了父亲带路。
其实都是有寓意的,电影和电视剧是不一样的。
每一个镜头,甚至每个人的走路的顺序,在这里面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前面,狗子带的是路,字面上的路!
后面,儿子负气在前面走,是想走自己的路,但是又回去了,不是因为不熟悉路,而是因为对父亲的牵挂。
而现在父亲在前面带路,带的不止是路,还有其他的意思。
大银幕上,镜头切换,那是一间独处的小屋,显得有些孤寂和凄凉,屋子的阳光下里坐着一位老人,她的脸上刻满了沧桑,一双粗大的操劳的手放在膝上,她的眼睛注视着一个并不存在的地方。
突然她好像是听到了什么。
她开口道:“是老二来了?”
她的两只手在身边摸着什么,老二却远远地站住了。
父亲走上前去:“五婆,还好吧?”
老人点头:“好,好,你快坐,稀饭在罐子里,老二,给。”
老人把摸到的什么好吃的东西朝着老二扔过去,结果却扔到了儿子的脚下,儿子发现老人看不见,十分的惊讶,他把吃的东西踢给老二,朝前走了两步。
父亲从上衣口袋里面掏出一封信递给老人。
“五婆,你的信。”
老人一把接过信,用大手小心地在信封上抚摸着,儿子却发现信封上有邮票,却没有地址,是一片耀眼的空白。
他忍不住朝前跨了一步,父亲却用手挡了他一下。
老人虽然看不见,但是听的见,问道:“谁啊?是会计吗?”
“五婆,是我儿子,以后你的信就由他给你送了。”父亲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