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顾四木 > 第63章 大唐武德(第5页)

第63章 大唐武德(第5页)

长安。

七月里下了一场大雨,终于凉爽了起来。

今日原是姜沃的休沐日,正在跟媚娘对坐边看书边说话,就来了个太史局的小宦官,说是有李淳风的信到了。

这种要紧信函需得姜沃本人落印留名,才能取走,旁人无法代取。

于是她又去了趟太史局,把师父的信拿了回来。

姜沃进门,媚娘就抬起头关切道:“辽东如何,天冷下来了吗?”

媚娘边问边垒了垒手边摇摇欲坠的书,是几本摞在一起的兵书。出名如《孙子兵法》《太公六韬》都不必说,媚娘正在细看的,却是姜沃拿回来的一本《卫公兵法手记》。

卫公,更具体的称呼是:大唐卫公李靖。

作为初唐战神级别的人物,李靖如今已年迈,数年未披甲挂帅。卫公便也如孙神医一般,将自己多年征战沙场所悟之道,写成兵法手记,要传给大唐后世将领。

皇帝是要求将领们皆熟读此书的。

姜沃不是将领,但也有法子搞到一本。

此时她走到桌前,与媚娘一起将桌上的笔墨先挪开,免得不小心污了书信。这才把李淳风的书信拿出来看。

李淳风给袁师和弟子写的信,很有分寸,一点儿军机要事不提,顶多提一句如今驻扎在何处城池。其余的便都是大篇记述高句丽的风水地貌、气候风象……

“辽东的天,开始变冷了。”

姜沃记得历史上二凤皇帝亲征高句丽,起初连克十一城,并无太大阻碍,最后就是在高句丽一座名为安市的坚城下受阻,城固难破再加上天气严寒,在这两种不利情况下退兵的。

因最终未下安城,甚至因严寒折损了不少兵士,故而这一征虽重创了高句丽,迁了辽、盖、岩三州数万人口入大唐,但以二凤皇帝的标准来看,这一仗自然是有些遗憾的。[2]

天时不与,实莫奈何。

姜沃把李淳风的信展平收好:师父能够在信上写明的消息,一定都是禀过皇帝的。

**

安市城外。

议事帐内,诸将领讨论的‘热火朝天’。

“该到了用火药的时候了!这几日冲车、投石车都已经用过了,安市城城墙实在太过坚固难以冲开。既然带了火药来,为何不用呢?”

“还是先别用了,再试试筑土山法。毕竟圣人之前曾说过,火药出其不意才最能克敌。如今安市城虽很是坚固,但别忘了还有都城平壤。不如依旧将火药秘敛,到了平壤城下再炸个出其不意,岂不是好?”

这位话音刚落,自有反对之声,因筑土山法攻城是最古老的法子之一——当对面城墙坚固,便不再求从正门攻城,而是筑起一道比城墙还高的土山,形成压顶势。

想想就知道是个大工程。

“那就要在这安市城下耗久了!大军的军需也要虑到的。”

……

诸将领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倒是皇帝一直未说话,似乎在仔细聆听分辨这些战术,究竟要选择哪一个,究竟要不要把火药用在安市城。

因皇帝在最上首坐着,众将开口前,都会先以目光或者手势请示一下,得到圣人颔首后,才站起来陈述自己的观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