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的吏部侍郎,副知贡举,银青光禄大夫,册后副使。
更有人扒出了她的师承与过往:师从袁李两位仙师,由太史局入仕,数年前就是先帝亲封的太史令。
这一个个名头,已经盖过了她是位女侍郎这件事。
在姜侍郎堪称‘平步青云’的履历中,最为学子们注意的,其实是当年她成名之事——于先帝举行的诗会上,只见了诸学子一面,且未知姓名出身的情形下,便精准选中了魁首卢照邻。
可见师从袁仙师,当真有相人之术。
这般多传说,真假难测,勾勒出一个过于模糊的虚影。
而此番初见,所有沸沸扬扬传言与虚影,终于化作了一个人。
狄仁杰抬头看清人的瞬间,忽然想起了王戎那一句‘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1]
直到姜侍郎开始问话,狄仁杰才正神,开始向考官作答。
*
且说,今岁贡举开考的共有四科。
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算科。
后两科都属于制科,并非每年都考,因朝廷近来需要更多‘法学人才’和‘算学人才’,今岁才特意开了这两科。
当然,许多自诩正经士子的人,都看不上制科。
皆是奔着进士科和明经科来的。
而这两科考试的范围和题卷又有所不同。
明经科主考儒学经典。
狄仁杰原想考明经科的——一来,明经科录人最多,每次会录百余人;二来,明经科较之进士科,更客观些。
用姜沃的话来说,明经科起码是有客观填空题的。
既然是考儒学经典,其中就有些默写题,将经史子集里的字段节选出来,让人填空默写。
这样,学子的成绩,起码有一部分是可以靠自己的博学广记,而不是只看考官的心情。
相比之下,进士科只考五道‘时务策’,全都是论述题,士子答卷的优劣就全取决于与当年考官心思。
且进士科录人极少,往年最多也只录二十余人。
狄仁杰虽也是官宦子弟,但比起京中世家名门出身的士子,就远不如了。
且他年纪又这般轻,进士科于他而言,希望只怕十分渺茫。
*
听说狄仁杰要考明经科,姜沃还未说话,原本在喝茶的阎立本,已经先道:“这怎么成?若你只考明经科,我还带你来见姜侍郎做甚?你自己回去考就是了。”
狄仁杰:……
“阎师……”
他才刚开口又被阎立本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