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穿越遇李白1000字 > 第122章 谅无凌寒色,岂与青山辞(第2页)

第122章 谅无凌寒色,岂与青山辞(第2页)

网虫依密叶,晓禽栖迥枝。岂伊纷嚣间,重以心虑怡。

嘉尔亭亭质,自远弃幽期。不见野蔓草,蓊蔚有华姿。

谅无凌寒色,岂与青山辞。”

元和三年(808年)在永州写下这首诗的十一年后,元和十四年(819年)十一月八日,柳宗元卒于柳州,享年四十七岁。

柳宗元为官清廉,柳州又是荒凉之州,所以他死后家境很是凄凉,留下二子二女。长子周六仅六岁,次子周七是遗腹子,长女年龄大些,但也未成人。

裴行立为孤儿寡妇筹措了费用,由柳宗元的表弟卢遵经办丧事,并把灵柩运回长安万年县,归葬于先墓。

在柳州,作为一个地方官,柳宗元鞠躬尽瘁,用自己毕生的才华和心血,为当地人民铺筑了一条通往文明社会的大道。从个人的角度而言,柳宗元在柳州的四年是他政治生涯中令人叹息的结尾,但作为柳州历史上名垂青史的好官,他付出的精力和做出的贡献,却是令人怀念,不能遗忘的。

柳州百姓并未忘记这位才华横溢又无端遭贬的天才诗人,更未忘记他在困顿之中仍为柳州人民兴利除弊、遗惠一方的德政。柳宗元逝世后,柳州人民在城东南的罗池畔修建了一座柳侯祠,并且在祠后建了衣冠冢,以享四时香烟。

柳宗元临终前交待个人后事,文稿托刘禹锡代编次为文集,并作序传世,墓志则请韩愈执笔,以存其生平大节。

当时,刘禹锡为连州刺史,韩愈则因谏佛骨贬潮州刺史,寻量移袁州刺史,都不方便到柳州亲自凭吊,皆立即写出祭文,托人到柳州祭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禹锡在为柳集作序时提到,韩愈认为柳文的总体风格是“雄深雅健”,足以与司马迁媲美,成就远在东汉崔骃、蔡邕之上,这是很高的评价。皇甫湜也赞同韩愈的评价。

韩愈为柳宗元写了三篇文章。最早的一篇是《祭柳子厚文》,除痛惜哀挽之意外,较特别的是中间一段,先用《庄子》常处于材于不材之间的议论,进而说柳宗元因杰出的才华而遭致无妄之灾。

韩愈继而感叹,群小各据要津,而柳宗元这样的大匠巧匠,却没有得到历练献艺的机会。

柳宗元归葬京郊途中,刘禹锡曾拜托在武昌任鄂岳观察使的朋友李程代为关照,并代李撰写祭文。

柳宗元的遗体归葬京郊,韩愈已经回归京城任国子司业,执笔撰写了《柳子厚墓志铭》,叙述柳宗元的家世及出仕,博学才华。韩愈感喟柳宗元之人生蹉跌,更无奈地发现,正是如此才使得使柳宗元的文学造诣登峰造极。

韩愈觉得,假如柳宗元当年谨慎持身更小心一些,就不会遭贬斥;如果得到有力者的援引,也可能起而得到重用。

然而,文穷而后工,如果宗元得遂所愿,出将入相,他的文学辞章就未必能够传播久远,辉耀今古了。其间得失,显而易见。

宪、穆两朝对永贞党人的基本评价并没有变化,但韩愈避重就轻,仅说柳宗元当时还年轻,将事情想得简单了,又没有地位高的人为他讲话,最终病死柳州。

一代文宗就这样告别了。千年之后,他的诗连小学生都会背。

柳宗元被后世尊称为“柳柳州”。柳宗元的诗,共集中140余首,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

柳宗元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不论何种体裁,他都写得精工密致,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极其沉厚的感情,呈现一种独特的面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