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王权危机
诺斯政府成立后,乔治三世给予了最大的支持,甚至将君主的官职任命权交予其支配。诺斯也非常清楚:只有明白君主意图的首相才是真正的首相。诺斯与乔治三世之间结成了真正的同盟:君主利用个人的影响力以及特权支持首相,首相及其领导的内阁也坚定贯彻君主的意志。因此,诺斯领导的“国王之友”政府维持了12年之久。
在诺斯政府执政的前5年中,推行的是一种缓和政策。在政治方面,释放了监禁中的威尔克斯,并于1774年允许威尔克斯再次当选议员进入下院,平息了一些激进派的不满。在经济方面,政府推行财政平衡政策,土地税保持不变,对奢侈品开征新税,以逐步缩减高额的国债。在外交方面,政府执行对欧洲的不干涉政策,并为缓和与北美殖民地的关系废除了《进口税法》,仅保留象征性的茶税,这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北美局势。
然而,18世纪70年代中后期,北美独立浪潮兴起,其引发的战争导致了国内政治危机,最终使乔治三世的个人专政统治未能长久。1773年底,波士顿发生了倾茶案(TheBostonTeaParty),使得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矛盾迅速激化。乔治三世力促诺斯政府采取强硬措施进行镇压。诺斯政府不顾辉格党的反对,对北美地区采取高压政策,派出军队镇压“茶党”,引发了面对面的武装冲突。随着大陆会议的召开及《独立宣言》的发布,北美走向了与英国对抗并谋求独立的道路。面对北美时局,英国议会内部产生了分歧,多数人与乔治三世一致,认为英国应当诉诸武力,但罗金汉、皮特等辉格党人则反对对北美的高压政策。辉格党政治家攻击政府、反对战争的言论开始侵蚀诺斯政府的根基。
随着1777年10月英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的惨败,内阁及议会中的反政府力量开始抬头,不少议员放弃了对政府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1778年诺斯勋爵提出了辞职,但由于乔治三世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继续推进对北美地区的战争政策,因此拒绝了诺斯的辞职请求。最终,在君主的支持下,诺斯政府摇摇欲坠地又坚持了几年。
为了解决北美战争中的兵员枯竭问题,英国议会于1778年通过了《罗马天主教解放法》,规定天主教徒只需简单向国王宣誓效忠即可参军。这引起了新教徒的不满,各地成立了多个以废除该法为目标的“新教联合会”(ProtestantAssociation),乔治·戈登(GeorgeGordon)成为伦敦地区联合会的领导人。1779年,英国约克郡乡绅、地主等各阶层向议会提交了一份请愿书,请求限制王权,反对王权的过度扩张,抵制王权对政府及议会的影响力。一年后,这次请愿活动波及到了全国,有24个郡举行了类似的请愿运动。这意味着乡绅这支传统上支持王权的力量也加入了反对派的行列中,大大动摇了乔治三世的个人统治。
北美战争一再扭转英国国内政局,1780年初,除了最保守的“国王之友”外,几乎所有的政治势力都站到了君主及其政府的对立面。1780年6月2日,戈登在伦敦的圣乔治广场集结了6万名支持者,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请愿活动,他们向威斯敏斯特宫挺进。由于议会在是否接受请愿书的问题上一直拖延不决,导致请愿活动很快演变成一场社会下层参加的暴乱。为了平定暴乱,政府和议会暂时弥合了分歧,调动军队成功平定暴乱。但这场暴乱的发生反映出伦敦下层民众对政府政策的不满,民心的丧失加速了诺斯政府的垮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780年的“戈登暴乱”,不仅是英国社会对议会1778年法案的公然反对,也是对乔治三世复辟专制的全面回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优势正在逐步显现,君主专制从此开始从英国政治舞台逐步淡出。1781年11月,英军主力在约克镇败降的消息传到国内,英国国内各社会阶层都极为震惊。最终,因乔治三世拒绝停止战争,导致英军在北美战争中遭到全面溃败。北美战争的失败给了诺斯政府最后一击,也使得乔治三世个人失去了统治的社会基础。1782年3月18日,诺斯政府最后垮台,乔治三世只好再次任命罗金汉上台组阁。
新内阁由罗金汉与谢尔本(Sherborne)联合组建,罗金汉在内阁中占主导地位。然而几个月后罗金汉去世,谢尔生成为内阁首相,这引起辉格党中其他派系的不满。1783年,谢尔本政府缔结了关于英美停战的《巴黎和约》,在下议院遭到广泛的质疑。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巴黎和约》的签署、北美殖民地的失去,使乔治三世的威望被进一步动摇。面对强大的压力,谢尔本内阁最终垮台。
五、淡出政治
1783年12月,波兰特内阁政府提出《印度法》(IndianBill)草案,旨在限制东印度公司的权力,将其对属地的管治权及殖民地官员的任命权转移到英国政府任命的委员会手中。然而,人们发现这个委员会中大多数都是福克斯派和诺斯派的人,其中还有诺斯的儿子。在法案提交上议院表决时,乔治三世公开反对,最终《印度法》在君主的强硬表态下被上议院否决。1783年12月18日,在福克斯、诺斯还未做出反应时,乔治三世便宣布解散内阁,几天后便任命小威廉·皮特(WilliamPitt,theYounger)组建内阁。以小威廉·皮特为首的托利党上台,标志着乔治三世后期统治的开始。对于乔治三世来说,他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任命政府大臣,议会仍然与王权合作,这些都使英国政治获得了较长时间的稳定。小皮特上台后,乔治三世的政治压力减轻了许多,得以开展更多其他领域的活动,比如在农业上鼓励人们进行技术革新以提高粮食产量,频繁地参与各种公共活动与民众交流,利用闲暇时间培伴自己的子女等。
1783年之后,乔治三世的政治影响力逐渐下降,但他却日益受到国内民众的爱戴。以王室为中心的仪式、庆典、节日等公众活动广泛流行,国王乔治成为不列颠民族的象征和民众爱国热情的焦点。《天佑吾王》(“GodSavetheKing”)在伦敦剧院上演多达90场以上,并且在19世纪初被越来越多的英国人视为国歌。1786年之后,乔治三世在媒体中的形象被更多地描绘成一位亲切而朴素的乡间农民。1789年以后,乔治三世则日益被报纸刻画为圣乔治、约翰牛,被看作国家的守护者和象征。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及此前的北美独立战争,都掀起了广泛的思潮激荡,让持有保守主义立场的英国政府感到危机。拿破仑上台后对欧洲的征服,严重冲击了英国此前建立的欧洲均势体系。1793年至1807年之间,乔治三世虽仍处于王位,但已不再实际掌控内阁。以小威廉·皮特为首的英国内阁,在此期间同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等欧洲国家组织了反法联盟,向法国发起挑战。在七次反法联盟中,英国在特拉法尔加战役中取得巨大胜利,彻底打破了拿破仑的海上封锁计划。1813年,英国在维多利亚战役中取得胜利,俄普奥联军在莱比锡战役中也给法国造成重创。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瓦解,拿破仑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6月18日,反法联军在滑铁卢与法国进行决战,最终击败了拿破仑。
拿破仑战争后,英国主导重新构建了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格局——维也纳体系,以维护自己的海上霸权。这一体系通过一系列国际会议和条约,重新划分了欧洲各国的疆界,确保了各大国之间的力量平衡,防止任何单一国家再次威胁欧洲的和平与稳定。
六、久病离世
乔治三世统治后期逐渐淡出政治,日子比较清闲,开始研究植物学。然而在1788年的一场大病后,乔治三世的身体便每况愈下,精神状态也出现了异常,王后将他转移到伦敦郊区的小镇疗养。在小镇里,乔治三世虽然一度恢复了的神智,但却很难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了。后来的研究人员从乔治三世出现的脉搏过速、严重皮疹、两眼充血、两脚浮肿、尿呈红色等症状的分析,认为国王得的是一种罕见的卟啉病。1810年,乔治三世开始出现精神错乱,已经不适合统治国家了。于是从1811年开始,乔治三世的长子,也就是后来的乔治四世(GeorgeIV)担任摄政王,处理相关事务。1820年,乔治三世病情加重,最终于1月29日离世,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