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大明太祖嫡孙 > 第52章 错综复杂的局面(第1页)

第52章 错综复杂的局面(第1页)

在这封奏疏中,朱标提出,令蓝玉、孙恪、曹震、朱寿等永驻和林,理由七七八八写了一大堆。

第一条是:

忽兰忽失温之役虽重创达瓦帖木儿,但远未将其剿灭,达瓦帖木儿带着近万骑北逃了。

只要蓝玉、孙恪等班师回朝了,三五年之内达瓦帖木儿又会死灰复燃,三军将士的血就白流了,朝廷的钱就白花了。

第二条是:

和林靠山近水,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因为有杭爱山的遮蔽,气候温暖适宜。

蓝玉屯兵和林,垦荒种地,牧马放羊,粮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只需要朝廷提供盐、布匹。

第三条是:

倘有十万大军屯驻于和林,则兵锋直指忽兰忽失温,整个蒙西都在威慑之下。

能将战场推进在蒙古腹地,整个陕西、山西都因此受益无穷,可以有效地休养生息。

朱元璋将朱标的奏书塞进怀里,时不时拿出来看一下。

朱标的奏疏,说的全是屯兵和林的好处,至于屯兵和林的坏处,他是一句也没提。

蓝玉在眼皮子底下都骄狂跋扈不可一世,如果让他带着十万五军营精锐驻扎在万里之外,天高皇帝远的,谁管得了他?

万一他和蒙古人搞到一块了,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而且,指望那帮兵油子垦荒种地放马牧羊,那不是在说笑话吗?

到时候,还不是得朝廷养活?路途如此之远,粮食如何能够转运过去?

不可能,根本不可能。

朱元璋深思了三天,亲笔给朱标写了一封手谕。

否决了他的提议,命他派人去和林,传令蓝玉,稍事休整之后,捣毁和林,班师回朝,沿途所经之处,肃清一切鞑子,人要换种,草要过火,石头要过刀。

手谕传到北平,朱标也不知道是该失望呢,还是该庆幸。

让蓝玉率十万大军屯住和林,有多大的利益,就会有多大弊端和风险。

这些,朱标一清二楚。

朱允熥失望极了,十三万大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攻破和林与忽兰忽失温,既没能逼降蒙古,更没能长期占领,说破天也不过是一场长途奔袭战而己,终究落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俗套。

但站在老爷子的角度,肯定会选择一种四平八稳的常规做法,而不会选择剑走偏锋,屯兵和林。

朱允熥只得退而求其次,对朱标说道:

"爷爷既然不愿在和林驻军,那么在开平大规模驻军总可以吧?不如跟爷爷说,让凉国公驻扎在开平。"

朱标很干脆地说道:"不行,五军营必须驻扎南京。"

朱允熥又说道:"权叔手下有八万精兵,儿臣以为,可以将开平划归权叔管辖。"

开平原本就属于北平行都司辖下,在朱棣的势力范围之内,假如将开平划归朱权管辖,那不是在找事吗?

朱标瞅了儿子一眼,冷冷说道:"如此大事,不是你该操心的。"

朱允熥被噎得一句也说不出来,悻悻地退了出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