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便是最爱的儿子病逝,朱元璋也并未落下国事。
作为一位从草根走向帝位的皇帝,朱元璋深刻知晓事情有轻重缓急。
国家大事不是儿戏,更不能荒废,他大权独揽,自然要更加尽心。
堆积如山的奏折很快就清理完毕,朱元璋顺势拿起桌下的奏折。
这一份奏折上并非是国家大事,而是昨日里朱允炆和朱允熥两兄弟的言行举止。
选出一位合格的皇太孙并非是简单的事,需要严谨审慎的考察!
胡乱召集朝廷重臣来这里讨论,不是朱元璋的风格,臣子可以提意见,但是这意见,必须得是他想要的意见。
并不是臣子在下面讨论完毕,交出一个答案来让他同意。
凡事需他思考通透,才会叫臣子来这走个过场,他才是真正做出决策的人,至于臣子是否赞同,他不甚在意。
打开奏折,朱元璋微眯着眼,细细看去。
像这样的奏折,他这里有几十份之多,事无巨细全部记录在案。
这是朱元璋多年养成的习惯,当年封爵之时,他手中就有大量纸条,上面记载的全部是手下弟兄们的功过是非。
如今这个习惯延续下来,只不过做这件事情的成了锦衣卫,那一张张纸条,也变成了锦衣卫手中的无常簿。
奏折之上记载详细,从早到晚,何时吃饭何时出恭,何时说了什么话,何时有什么动作,清楚明白,纤毫毕现。
朱元璋挑了挑灯芯,静静的看着。
奏折上有关朱允炆白天的记录较少,语句很是单薄,基本都是在灵前跪拜,少有起身,连吃饭都是匆匆。
“这孩子纯孝,连自己身体都不顾了,该打!”
朱元璋再看向有关朱允熥的记录,天明时分前往奉安殿守灵,只半个时辰便昏厥过去,送回东宫休息,二更时分才出。
他皱了皱眉,眼中闪过几分不快,这混小子真是天性凉薄,竟然睡到如此晚!
忽的,朱元璋意识到有些许不对,皇孙昏厥,为何没有太医诊治,锦衣卫记录不可能遗漏这件事情。
他微眯了眯眼,暂且将疑惑压下,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个“昏”字,吩咐一声:
“给咱把熥儿昏厥的记录都找出来!”
太监不识字,拿着纸片,对照着去找,忙的满头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