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上小学那会儿,国家电网的人过来架起了电线杆子,牵来了电线,从此家家户户用上了电。
村里通上了电,但偶尔还会停电。
这时候的石蜡、蜂蜡、松油蜡、油灯都不值钱了,奶奶会大方地为她点上一盏买来的红色的蜡烛,给她照明写作业。
油灯的制作最简单,只需要油和灯芯就够了。
云溪这些天熬了些猪油,加一根草绳进去,浸泡后点燃,其实就可以当成油灯使用,但那太奢侈了,猪油她是当一种食品来储存的,蛇油则是她的护肤品。
如果以后做出了锅,能更方便地熬制动物油,或许可以用油灯试试。
目前主要照明手段还是以柴火堆、火把为主,至于溶洞内,有发光的蓝菌足矣。
松油蜡烛制作也简单。
云溪用之前剥下来的衫树皮,滚成小筒状,在地上挖一个树皮筒大小的泥坑,坑底放一块平整的小石头,树筒插进泥坑,放入一根浸泡过松油的草绳当烛芯,然后倒入松脂融化成的松油,等待凝固成型。
她不知道草绳当烛芯的效果好不好,她记得有种草叫灯芯草,可以吸附油脂,古代常用来做油灯的灯芯,河边有很多,如果草绳效果不好的话,她明天就去采一些灯芯草当灯芯。
制作的过程中,沧月乖乖陪在云溪的身边看。
云溪一边做蜡烛,一边吓唬她:“从前,我们那边有个皇帝,会把你们人鱼熬制出鱼油来,做成长明灯,听说永远不会熄灭。你怕不怕?”
说的就是《史记》中记载的秦始皇陵:“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沧月听得懵懵懂懂,咕噜了一声,说了句:“这样啊。”
云溪淡淡一笑。
她没听懂,有些词汇她根本没听过,自然猜不出是什么意思。
云溪转移了话题:“明天我们还要去丛林里,挖陷阱,捕猎,回来后,我要多制作一些方便点燃的火把,过几天我们可能需要在野外过夜。”
这句话基本都是沧月能听得懂的词汇,沧月点了点头,说了声:“好的。”
过了会儿,她反应过来云溪话语最后一句的意思,又疑惑地“咕噜”了一声。
为什么要在外面过夜呢?
云溪也听懂了她的咕噜声,解释说:“因为我想走遍整个岛屿。”
虽然可能会遇到一些大型动物,但她准备好了武器和火把,主动去了解一下它们,总比哪天它们找上门来,完全不知怎么应对要好。
更重要的是,接下来,她想找到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栖息地,搬出这个潮湿的溶洞。
沧月眼中倒映着跳跃的火苗,云溪看着沧月的眼睛,心中犹豫:要不要把这个想法,一并告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