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先生的这首《乡愁》既将他的愁情写的淋漓尽致,也真切的表达了对于祖国母亲怀抱的眷恋和渴望。
是啊,故土总是那么令人留恋,生我养我,叫我怎么不想“她”。还记得李幼斌版的《亮剑》结尾,楚云龙面对大势已去的局面,也随着要赶赴台湾。当他最后一次站在祖国大地上时,眼神中尽是眷恋、悲切、痛苦,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要将他和祖国母亲活生生的撕裂。他心知此去归期无望,可故土毕竟难离,在故事的结局,他用双手恭敬的捧起一抔土,将其放在红布上带走,并在他入葬时,将故土埋在他身边。
这次离家、归家,陈默花了四十二天,中间虽然有父亲三五次探望,有奶奶来电问候,有姐姐驱车前来,可陈默觉得,自己像是有半年没回家一样,如同车窗外的稻田,在这不长不短的时间,却已不再是秧苗鲜嫩。
父亲原本想和陈默多说会话,可后视镜里的陈默正略带愁容的看着窗外,显然已是出神。
随着汽车驶入村间小道,越来越多的熟悉面孔出现在自己眼前。
“姑婆!”陈默摇下车窗,欢快的挥手跟她打招呼。
“姑姑”,父亲也笑着打招呼。
姑婆是爷爷的亲姐姐,至于到底是她年纪更大,还是大爷爷年纪更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陈默都没搞清楚。姑婆是个很要强的人,若不是她的丈夫身体每况愈下,她们夫妻二人一定会依旧去给人做门卫。
“哎呀!是小默啊!感觉好几个月没见到你了”,姑婆原本是端着饭碗坐在后门口的石凳上,见到陈默,便放下饭碗,立马起身。
“哪有几个月,暑假一直在补课的,您和姑公的身体都还好吧”
“好,都好”,姑婆的脸上虽然皱纹特别多,可笑起来依旧很温暖。“小默你吃饭没?在姑婆这吃点?”
“奶奶还在家等我呢,晚点再来看您”
“好好好,走几步的事,过两天来看你”,姑婆也不多留陈默,知道他心里念着自己的奶奶。
陈默拉开车门,望着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伸了个懒腰,“真好”
“奶奶!!!”陈默用尽力气喊了一声,“我回来啦!!!”
奶奶穿着围裙就从厨房间一路小跑出来,满脸惊喜,“头头回来啦,你可想死奶奶了!”,她随即又围着陈默绕了两圈,查看他是不是缺胳膊少腿了。
“嘻嘻嘻,一切都好的,老师那里对我很关照的,你放心”,陈默拍了拍奶奶的手背。
“头头,西瓜给你切好了,先吃点,午饭还要一会的”
陈默笑着看向父亲,父亲只是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都提前跟母亲说过了,可看样子,今天的午饭又要等到十二点以后了。
父亲本想陪着奶奶进厨房,可被自己儿子拦住了,说什么他下午还要工作,别把衣服什么弄脏了,柴火味也并不好闻。
灶台间热浪滚滚,没一会,陈默头上便不停滴下汗珠,可他一点不觉得难受,在他心里,能陪着家人,能陪着奶奶做饭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透过灶台间的小洞,陈默看到奶奶正专注的翻炒着茄子,虽然油烟滚滚,可她脸上却挂着笑容。做饭,远远不只是简单的准备一顿餐食以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场身心的投入之旅,一次将爱心与情感融入每一道菜肴的奇妙体验。在这个看似平凡的过程背后,隐藏着下厨者无尽的细腻和温情。
陈默捣鼓着火钳火叉,手里的这两样物件他已经很久没把玩了,他带着它们抓过龙虾,擒过毒蛇,劈过竹子,顶过大铁锅,都是满满的童年回忆。虽然农村上的房子相比于小区房子没有那么干净、明亮,可是那句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自己家里就是待着舒坦。
卧室里,父亲依旧已经拖扫收拾过了,也提前插上了电蚊香,甚至给陈默的电脑桌也打扫了一遍,默许了他回家玩会游戏。可陈默既没有玩电脑,也没有看电视,在淋浴房洗刷过夏日的炎热后,他瘫坐在了布艺沙发上,只是安静的、呆呆的看着墙壁。家是熟悉的、温馨的、安逸的,可好像自己又有点开始怀念在德哥家的时候了,房间不大,人也不多了但都刚刚好,中午还有个开心果跟在自己身边,生活也很有乐趣。现在回到自己的家了,三层楼高的房子却只有自己一个人,整个房间里,除了空调的声音,再也听不到别的声响了。
虽然姐姐给自己布置的“作业”已经完成了,自己也结束了补课,可在这十天左右的时间里,自己每天都会给她打电话,时而长,时而短。
“喂,姐姐”
“怎么啦,小胖子?”姐姐的声音有些慵懒,估计要么在躺着追剧,要么已经在午休了。
“没啥,今天上午之后,补课就结束了,我已经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