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但各世家除了我庞家和蒯家,真才实学的恐怕没几个。”庞统肃然道。
其实,庞统已经往好的说了,真到那一天,除庞蒯两家外,真人才说不准连一个都没有。
孙贲已有心理准备,倒不是很在意:“人数少,这在情理之中,就当给天下世家做做样子好了!”
“世家豪门这边招募结束后,你们就以大都督府的名义,建招贤馆,贴招贤榜文。”
“现在本大都督掌控整个荆州,声势一日强过一日,想必寒门或者在野人才中,会有不少感兴趣。”
发求贤令,之前在樊城弄过一次,虽然没有招到历史名人,但也缓解了当时人才紧缺的状态。
现在条件更好,更成熟了,效果应该会不错,庞统和朱治都很认同这个举措。
讨论了一会具体如何建设招贤馆和编写求贤榜的问题后,孙贲又想到了另外一个获取人才的途径。
“军师、朱长史,大都督府下,今后要设立一个政事堂。”
“这个政事堂对外招人,只要年纪在十五到二十五岁,身体康健,耳聪目明者,不论是寒门亦或农家子弟,都可以进入,由政事堂供给衣食。”
“政事堂每天教他们读书识字,学习经世致用的学问,熟悉公文和衙门事务。”
“学成通过考核者,便调往辖下各县成为属吏,以后根据成绩提拔为正经官身。”
设立政事堂,可以说是解决基础人才问题的一大杀器。
只要切实运行起来,基本上可以保证基础人才无忧,而且这种基础人才在忠诚方面,还有一定的保障。
朱治听得眼冒精光,朗声赞道:“主公深谋远虑,属下佩服,有主公设立政事堂这一策,咱们大都督府,将再无人才之忧。”
与朱治只看到政事堂的好处相比,庞统却是看到了更多。
设立政事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几乎是在挖天下世家的根子。
庞统出身世家,他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提出了心里的担忧:“主公这一策虽然好,但关系到整个大汉朝取士的规矩,怕是会遭到天下世家的反对。”
汉朝取士,最常见的方法是举孝廉。
举孝廉,举是指由地方长官考察推荐,孝是指孝顺亲长,廉是指廉能公正。
虽然被举荐的不一定是孝子和有德行的人,但大部分都是出身世家的子弟。
并且,举孝廉发展到后期,已存在各种暗箱操作,各世家名额的多少,由各世家的实力来决定,各世家内部的名额,则由各家主来定。
荆州各世家按这个套路已经操作了多年,刘表担任荆州牧时,给过他们随意处置的名额。
所以,之前孙贲让各世家举荐人才,他们才会以平常‘举孝廉’的套路来办事。
举孝廉,某种程度上是为世家子弟量身打造的,而政事堂,则明显是为寒门和普通百姓打造的。
当然,政事堂没有规定世家子弟不能进入,但以世家子弟的傲气,他们应该会不屑于进入。
这种情形下,荆州世家子弟,特别是不够优秀的子弟,便再无出路,只能靠着家族资源混吃等死。
反之,他们平日里瞧不起的泥腿子们,却能一个个找到好出路。
这对于各世家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庞统才会忧心忡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