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惨案,惊动全国,政府下令,一律不许“三合一”工厂存在。
致桦有姑妈这个优势,直接到童装厂上班了。
看起来,致桦好像完全换了一个生活环境,命运是否来了一个转折点?
童装厂里,至少有半数是城里本地人,半数为乡村来的女同胞们。
这半数乡村来的女车工当中,车工技术都是差不多的技术。
唯有易致桦,到过东莞,在绣花厂做过,又与堂姐妹一起干过,现在置身服装厂车间,稳稳当当的熟手,车间新年调组,易致桦被不认识的小组成员,一致推荐为本小组组长。
易致桦,有一个别人没有的磁场?
车间流水线上,清一色的女车工。
易致桦的车工技术,文化程度,言谈举止,五官相貌,还没有与新同事共事,大家就一致要致桦做本小组的组长。
要知道,这都是一个陌生的组合啊。一组人,谁也不认识谁。
也不知道易致桦浑身透着一股什么力量,一来就被小组成员抬庄支持。
易致桦推脱不掉,就这么成为六组的领班。
小组并不大,也就六个车工,两个辅工。合一起,包括组长易致桦,也就八个人。
春节一过就开工,车间里电机“呜呜”响,第一个月做下来,车间内,包括裁剪房,质检,尾段,都相互认识得差不多了。
很快,易致桦又成为了童装厂最闪亮的一颗星星,不仅仅是人美,做车位工序,做技术活,当组长,都是顶呱呱。
更为难得的是,几乎整个童装厂,仅仅只有易致桦一人是高中毕业生。
哎哟喂,这女人的优点,该不会都浓缩在她一人身上吧。
这不是什么老天爷对致桦的特别恩惠。反倒会是一种特别的灾难也说不准。
人,做个普通人最好,因为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
女人,一旦落在凡尘堆里,应该是越低微越好吧。不能在人堆里显得太出众。
否则,电闪雷鸣时,最先被雷电亲吻的,肯定是最上面的那个人。
致桦进了这家童装厂,全身心投入在上班之中,又是住在厂里的集体宿舍里,上下铺的床位,一人一个小床,厂里包吃包住,致桦也随着工作的热情,在慢慢走出生活阴影的路上。
厂里每个礼拜休息一天,偶尔回乡下老家,致桦先回赵家湾自己的婆家,然后再回自己的娘家,从此,肯定是在娘家过夜了。
心灵深处的悲鸣,总会在不经意间不由自主的回放一次。
释怀,是绝对不可能在近几年就能放得下的。
车间里的质检师傅有几位,全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城里人,老阿姨们时不时就在致桦耳边灌输,趁着年轻,还不赶快再找一个安身之处。
同样的理由,姑妈也是紧锣密鼓给致桦物色对象。
这可是云飞的大姑妈。挺贤惠大度的姑妈,
只可惜致桦再怎么优秀,那只是在庄稼人的人堆里,才显得有那么一点点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