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穿越遇到李白 > 第17章 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第4页)

第17章 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第4页)

突然而来的变故让原本对仕途充满信心的杨炯再度坠入深渊,但等待他的打击还远没有结束。随着李显被废,武则天彻底掌控政权,大唐的政治斗争到达了进入了空前的白热化阶段,那场让骆宾王写出旷世奇文——《为徐敬业讨武曌檄》的保卫李氏皇权的运动开始了。

武氏采取的手法也很简单,迎头击打,不使扩展。

扬州兵团的临时策划十分仓促,历时数月,旋即宣告兵败。这时,武则天便腾出手来,开始系统清理威胁新皇权的力量。

举国清查,查到杨炯头上了。杨炯堂弟杨神让参与徐敬业起兵,于是杨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牵连:堂弟在扬州犯事了,堂兄也有责任!

好在武则天大概知道杨炯这个年轻人的才名,又没什么前科,抬抬笔就过去了。杨炯虽然没有了杀头之虞,但也是被贬离京城。

垂拱二年(686年),杨炯被贬到四川梓州(今四川三台县)担任了司法参军,结束了他在长安长达二十六年的安定生活。

搁下笔来,放下经典,摇摇晃晃惊悸莫名,杨炯就这样与京城挥手作别。有些朋友,甚至不敢招呼,不敢来送行。

途中景色甚是迷人,途经三峡时,杨炯还作了好几首诗。虽然文章还是气势如虹,精美华章,可是杨炯的心里,却怎么也不是滋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悠悠辞鼎邑,去去指金墉。

途路盈千里,山川亘百重。

风行常有地,云出本多峰。

郁郁园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乐,乡泪独无从。

他怎么能够快乐起来呢?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由于间接的政治牵连,莫名失官,其心境可想而知。幸好他平日不事张扬,否则还不知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在武后临朝的多事之秋,杨炯的沉默,为自己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事端。

唐天授元年(690年),杨炯秩满回到洛阳,武则天诏杨炯与宋之问分直习艺馆,掌管教习官人书算之类的工作。他虽因官职不高,心中抑郁,但却对武则天仍尽情颂扬。

如意元年(692年)7月15日,宫中出盂兰盆,设斋分送各佛寺,武则天在洛南城门楼上与群臣观看。杨炯献上《盂兰盆赋》,称颂武则天“周命惟新”,并希望武则天作为“神圣皇帝”能够“任贤相,悖风俗、远佞人,措刑狱,省游宴……捐珠玑,宝菽粟,罢官之无事,恤人之不足”,成为帝王的楷模。

唐如意元年(692年)冬,杨炯出任盈川(今浙江衢州)县令。

杨炯赴盈川令时,太子校书张说赠有《赠别杨盈川箴》:“杳杳深谷,森森乔木。天与之才,或鲜其禄。君服六艺,道德为尊。君居百里,风化之源。才勿骄吝,政勿苛烦。明神是福,而小人无冤。畏其不畏,存其不存。作诰兹酒,成败之根。勒铭其口,祸福之门。虽有韶夏,勿弃击辕。岂无车马?敢赠一言。”嘱咐杨炯为官之道。

盈川,原名白石。唐武德四年(621年),置于刑溪(今衢县云溪)章戴白石的白石县治,因山路狭隘,于如意元年迁至盈川,县治仍称“白石”。

杨炯到任后,见此处地薄人稀,百姓困苦,誓言要改变贫困面貌。为了表达这个意愿,他取刑溪之“刑”为“盈”,视地理于云溪、衢江会合处得“川”,意在使这川流之处,稻香长川,谷盈千仓,百姓富裕,即改“白石”县名为“盈川”,呈报朝廷批准。

杨炯到任后爱民如子,恪尽职守。每年农历六月初一,必到附近28都(行政村)68庄(自然村)巡视。杨炯所到之处,庄稼的害虫就会被白鸟吃掉,粮食丰收,六畜兴旺,深得百姓拥戴。卒于任上后,被称为“杨盈川”。

如今,衢州市盈川村边建有杨公祠一座,内有杨炯塑像,杨公祠内旧有对联:“当年遗手泽,盈川城外五棵青松;世代感贤令,泼水江旁千秋俎豆。”说明当地百姓,千百年来都是把杨炯当作“贤令”来奉祠的。

约如意二年(693年),杨炯卒于任上。

(未完待续,随时修改完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