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厂子的大院这里,已经是人满为患。
陆远早上看的那些个账簿,其实就是厂子的花名册。
初二中午贴出去的告示,当天下午就来了很多人。
初三一天就更别提了。
周围最先知道风声的村民,连年都不拜了,直接跑来报名。
毕竟这一个月三钱银子的待遇,中午管饭,还管住。
这种待遇对于城里人来说,可能有点儿看不太上。
因为这属于是城里人的标准待遇。
但是对村子的人就不同了。
特别知道这是赵家的开的大作坊,那就更愿意来了。
在泰宁城这地界。
赵家说话,那是比县太爷都好使的。
赵家办的东西,那比朝廷办的都要稳当!
一个月三钱银子,跟城里人同样的待遇。
特别是赵家办的,这打破头都想来。
那以前是看老天爷脸色吃饭的庄稼户,怎么能比得上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陆远听老管家说,昨儿个初三一上午,人就满满当当的,九百多号人全齐了。
那些来的晚了,没赶上的,悔的是直拍大腿,在厂子周围转悠来转悠去的不想走呢。
这现在九百多号人在厂子的大院儿里接受安全教育呢。
一上午的安全教育完了,下午才准备干活儿。
陆远给苏昌育安排下去后,便是在个角落里面点上根儿烟,也跟着听听,看看有没有漏的。
看着那站在高台上卖力吆喝的老管家。
陆远倒是有些心疼这老头。
这老头今年快四十了,在古代这儿,真是算岁数大的了。
不过就是跟着赵姨吃的好,住的好,用的好,再加上自己本身也是练法式的。
这才看起来没那么老。
不过,老这么忙活也不是个事儿。
这现在天天两头跑,赵家的事儿,厂子的事儿,太多了。
陆远倒也真是心疼这小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