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仲策淡定地喝了一口茶,慢声细语的回应道:“苏燕尚书,你不用担心。
我们招贤馆的考试,不怕考生作弊。
大明朝科举,他们所有人的考题完全相同,使用还是八股文答题法。
大明朝举行这么多年科举,题目固定从儒家几本经典书籍里面选择。
八股文只要猜对考题,就能写出经典的答卷。
八股文发展这么多年,也有许多精彩的范文,供考生抄袭。
只要提前押题成功,带小抄的利益很大。
我们完全不同,这场考试主要筛选考生是否识字。
一共有六套试卷,每个相邻考生给予的考题,都是不同类型。
还不固定体裁,可以随心所欲答题。
每一名考生,对同一道题的答案都不同。
真出现完全相同的答案,那肯定是有人作弊。”
苏燕听到王仲策的解答,他就不再纠结。
他让巡检把主要精力放在维持秩序。
……
两个时辰过去,清脆的铃声响起。
“考生立刻起身,停止答题。
现在答题,考试成绩作废。”
考官大声宣布考试结束,开始挨个收起考生桌上的试卷。
考生试卷被收集好,经过糊名之后。
交给负责评卷的考官,评判考卷的分数。
王仲策看着面前,站着一排的考官。
他再次重复评判卷子的标准。
“这次招贤馆第一轮考试,目的是考查考生的识字率和基本逻辑。
只要言之有物,哪怕是说些危言耸听的话语,也要给他及格分。
及格的标准,就是考生文化水平,达到蒙学先生的程度。”
考官开始批改试卷,每一份试卷,都由三名考官批改。
试卷的成绩,会被另外记录,由主考官进行统计。
三名考官给出的分数差距太大,就会有主考官重新审核这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