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考老师下发试卷和答题纸。
陈帆把卷子正反面翻了一下,大致浏览了遍题型,脑海里就自然而然有了题目的答案。
这是他前世多年从事数学研究,培养出来的一种“数感”。
陈帆一边做题一边内心吐槽:
“这道题目很有意思啊,这里玩了个文字游戏。如果没看到就误选D了。”
“这道题出的没水平,如果是我就把函数与方程的解与不等式结合起来,穿插考察动点问题,必须做辅助线才能解答正确,最后顺带考察数列规律……”
“这题出的勉强过关,如果把题干好的12改成13,至少可以刷掉在场80%的学生……”
“这题真缺德啊,换行把两个已知条件分开了,稍微大意就会做错。”
“咦?这道题有点意思……”
“……”
对陈帆来说,这种考试实在太过容易。相比答题,陈帆更多的精力都用在了吐槽题目本身。
但是在其他同学眼里,陈帆的速度就有些“不正常”了。
这次选拔考试,一共10道选择,按照难度排序,大家都在纠结最后两个选择时,只听“唰啦——”一声,陈帆的卷子已经翻了个面。
斜后方的男生瞄一眼陈帆,又抬头看看表,发现考试才刚刚进行了10分钟而已,才默默松了口气。
这次考试对他来说比较困难。
10个选择题,他才答出来3个,而且还有一道是排除法做的,在B和D中间犹豫不决。
看陈帆如此,他也坦然先写背面:
“老师说了,做题要懂得取舍。”
“函数不是我擅长的内容,但是证明题的解析几何却是我最擅长的。”
想通之后,这男生也把试卷翻面。
本来很安静的教室,忽然开始速度上的“内卷”,翻页的同学陆陆续续多了起来。
但吴韵怡不一样:
拿到试卷的那一瞬间,她心里所有的焦虑和着急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因为……
这套试卷,就是她父亲——吴见利老师,在考前一天为她讲解的例题。
不要说涉及的知识点和公式相同,就连题目的序号、选项顺序都没有任何的变化。
吴韵怡在写考号的时候,就顺带把选择题答案图涂好了……剩下的时间,她只要“默写”完大题就可以。
吴韵怡一笔一划的写好每个字。
她决心写出一份完美的证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