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下午,我跟师父在交流针灸下针手法时,有位咳嗽不止的病人走了进来。师父诊断时,我站在旁边学习,诊断结束后,师父示意我诊断一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先看了一下病人的舌苔,是色淡苔白,这说明病人是寒症,号脉得出病人脉象为浮大,这表明病在表,经询问得知患者咳出的痰色白而黏,鼻塞,身体发冷发热,综合分析,我诊断该患者是外感风寒而致咳嗽不止。
我将我的诊断结果告诉了师父,师父点了点头,询问我该如何治疗,我想了下,大概将下针的几个穴位告诉了师父,师父点了点头。
就在师父起身开药时,那患者说道:“医生,我刚才听你俩说扎针能治好我的病,你就给我扎个针吧,这段时间我吃了很多药,吃得我胃发酸。”
师父点了点头,示意让我去扎针,我走到患者面前,说道:“叔叔,今天我给你扎针,你看行不?”
那患者说道:“行,我早听说这诊所有个扎针很厉害的小孩,那小孩就是你吧,来,我今天看看你的技术。”
走进治疗室,一切准备妥当后,我考虑到肺主气,外合皮毛,皮毛受邪,邪入于肺,所以肺气不得宣泄而致咳嗽,于是我打算先在手太阴肺经上下针,因肺气不得宣泄,所以用泻法,故我在两个‘尺泽’穴上下针,因为‘尺泽’是肺经合穴,属性是水,所以是肺经的子穴,实则泻其子,故在此穴下针做泻法,用以宣泄肺气。
‘尺泽’下针后,我在两个‘太渊’穴上下了针,下针后依旧做泻法。下针原理是‘原穴’可补可泻,因肺经是阴经,没有原穴,阴经的原穴由‘俞穴’代替,‘太渊’是肺经俞穴,所以在此下针做泻法,用以增强宣泄肺气之力。
‘太渊’下针后,我在后背的‘肺俞’穴上下针,因为所有肺的问题均可在‘肺俞’下针。
‘肺俞’下针后,我在‘风门’穴上下了针,因为‘风门’穴是风寒侵入之门户,此穴下针可驱散外感的风寒。
因为是金生水,故肺生肾,经与经之间也有实则泻其子的理论,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肾经上下个针,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于是我在‘复溜’穴上下针,因肾经中的‘复溜’是肾经上的母穴,按照“母能令子虚”的原则,所以在‘复溜’穴上下针,下完针后,我觉得效果不够强,于是又在‘肾俞’穴上下了针。
做完这些,我针对外感风寒而咳嗽不止的治疗到此结束,我准备收手时,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穴位‘膏肓穴’,于是又在‘膏肓穴’上下了针,因为师父说过,膏肓穴无所不疗,哈哈哈。
一切做完,师父观察了一下我下针的地方,点了点头。
经过后续三天的治疗,患者身体康复了。在后续治疗时,我依旧在这几个穴位上施治,只是补泻手法略微有点变化,因为治病之初需泻,治病后期需补。(治病之初泻,治病后期补这是先泻后补法。此外还有先补后泻法,至于在疾病治疗中,是采用先泻后补还是先补后泻,需要临床观察病人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要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