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辩经,辩论的并不是口才,而是对佛教教义之理解,对佛性的感知,对意识形态的引领。只见各种学派之僧人,辩难辩精微之论,称唯识唯心之论。一连十八天均是如此,在众多天竺僧众的苦思冥想之下,依旧未曾将玄奘法师辨倒。
这一幕,不仅让戒日王对此僧人刮目相看,更让戒贤法师对这个弟子赞叹不已。王玄策作为大唐国的使节、和陈茂材、周曾等人,虽然对这些辩经之论点论据也不甚明了,但是当看到玄奘法师一个个驳倒众僧,独领群雄的时候,也是深深的被玄奘法师之机智,之踏实的功底所折服。
在这十八天内,因为无人将玄奘法师辩倒,这自然是玄奘法师获得胜利。随着辩经之结束,各国信奉佛教的国王,以及僧众都对这个来自东土大唐国的僧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然,随着辩经的结束,属于玄奘法师的任务也已经圆满的落下帷幕。通过这次辩经,也让天竺各地,对佛教之教义有了更深之了解,对戒日王统一天竺佛教之思想,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贯彻。故而欣喜之人,颇多。
虽说欣喜之人颇多,但是对佛教颇为不屑之婆罗门教,似乎对这玄奘法师很不看好。这些天在辩经之中,王玄策也时常观察这毗罗删那国国王阿罗那顺,在每次玄奘法师辨倒别人之时,总是投来嫉妒的眼神。中间他也多次示意自己的婆罗门教僧人前来辩经,可惜的则是,均技不如人的败给了玄奘法师。故而也只能带着恶狠狠的眼神,无奈的瞪着自己的僧人,示意示意其尽快的滚下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惹得,王玄策与众大唐使团成员,暗自发笑。
事情会如此轻松的结束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儒家讲究人性本善,道家阐述上善若水,而佛家则追求众生平等。正是因为人生之中,有了追求,才有了比拼,可是当有了比拼之后,一部分人走歪了道路,也就又有了善恶、好坏之分。
天下大同,天下一家不仅仅是戒日王之信念;更是七世纪所有雄才大略的英主,所拥有的共念。而正是因为这份信念,才不由自主的让原本,都是教化人心的宗教,渐渐地为了利益,为了名利,走向了魔道,步入了不归路。
这无遮大会空前的盛况,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撼;这份震撼不仅仅,只体现在众多佛教信众的心中;更体现在不少婆罗门教徒的心灵深处。
正是因为这无遮大会,不仅邀请了这五天竺的高僧大德;而且也邀请了不少婆罗门教的著名宗长;其中这罗乔波陀也在邀请之列。
此人正是这毗罗删那国的婆罗门教之著名宗长,并且跟阿罗那顺之妻子,阿尔米塔关系甚是融洽。向来被阿尔米塔奉为精神导师,言听计从。而这次阿罗那顺带来的五百婆罗门教徒,正是在他的统领之下。
在这无遮大会之上,看着列位弟子悉数败在这玄奘法师之下;虽说他也跃跃欲试,但是介于始终没有能够辨倒玄奘法师的强有力论断,再加上爱惜自己的名声,因此也只能够心生遗憾。
再加上这无遮大会,自是佛教之盛会,虽说佛教与佛罗门教教义想通,但是毕竟有个主次之分,故而就些微冷落了他们一些。于是,这种种不满,与满腔的怒火,顿时就涌上了这心胸狭隘的罗乔波陀的心头。
故事,也就从他的心头开始了……
小知识:《破大乘论》当时在印度佛教之中,也是纷争不断,其中小乘佛教的论师,般若毱多,为了弘扬小乘佛教,就撰写了这部破大乘论,在当时五印度,无人能够将其辨倒。后来玄奘法师多方查看之后,就撰写了一千六百余字的《制恶见论》自此以后玄奘法师名震五印度。可惜的则是这制恶见论已经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