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的选择,也促成了旅游行业的规范发展,积极发展优质文化,摒除劣质文化,并且,减少跟风,大力原创,全力创新发展。
朱厚煐也参观了大明宫,看完之后萌生一股扩建紫禁城的冲动,和汉唐皇宫比起来,紫禁城实在太小了。
一个长乐宫,就比紫禁城大八倍,汉皇宫有三座呀。
以大明的国力,再修建一百座紫禁城都无所谓,民间估计也不会反对。
可老皇帝为什么不修呢?
因为够住了呀。
皇帝是天下臣民的代表,节俭是美德,皇帝住紫禁城已经十分奢侈了,一个人能住多少个房间?
非要把紫禁城扩大一百倍,除了挨骂之外,还有什么用?皇帝也不可能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去住,也不可能纳一万个妃子,完全是资源浪费。
如果能够开放一部分卖票,老皇帝倒是可以考虑,可这就失去了扩建的初衷了。
甚至,老皇帝还在考虑规范后世君王纳妃的数量,乃至天下人妻妾的数量。
朱厚煐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长安人很讨厌这座旅游城市。
本地人看见游客都没个好态度。
没有小土豆,也没有小公主,反而跟看见仇人似的。
因为,长安游客太多了,导致条条路拥挤,严重影响当地人的正常生活,而且游客再多也无法给当地百姓带来收入。
这年头还没有农家乐、民宿的概念,旅游理念也比较初级,还没发展到全民旅游,全民参与旅游的地步。
旅游受益的只是本地政府和旅行社,百姓得不到实惠,人家当然讨厌游客了。
成熟的旅游,是能带动整座城市,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一起发财的,全民参与,全民发财。
目前旅游行业不成熟,主要是闭着眼睛就赚钱,游客是打破脑袋非来不可,拦都拦不住。
等什么时候游客的热情消失,旅游从买方市场进入到买方市场,旅游行业自然就会升级的。
长安好玩的东西是真多。
朱厚煐完了三天,意犹未尽,又用一天时间,将旅行感触写进游记。
他的上一本游记已经大卖,他已经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作家。
他用的是笔名发表的,肯定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有很多媒体要采访,他都被他婉拒了。
而媒体上的评价,以及报纸上的读者反馈,他都会认真阅读。
现在写游记,总有一种荣誉感。
他写的东西,真的有人喜欢看,这种写作者的快感,一般人不懂。
朱厚煐每日多拿出很多时间,阅读同类型的游记,创作自己的游记,俨然成为他的工作之一。
和处置政务不一样,他更享受写作时的自由发挥。
长安给他最大的印象,古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