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凉风吹。
他自是悠闲的赏着月,品着茶。
今日难得月亮显现,虽不算太圆,却也足矣。
他享受着这静谧的夜晚,虽然茶有些淡。
翌日。
大熙历,元凤四年,一月二十一。
徐病过问了流民上的事情,果然如他所料,城东的流民,已经超过了两千人。
即便到了现在,依旧陆陆续续,有人投奔过来。
两千人的流民,一天能够吃掉它三十四石的大米,等官员们的捐粮吃完,恐怕徐病就得头疼了。
到时候不是钱的问题。
而是大熙有没有这么多,多出来的粮食供应。
不过好在,徐病及早提出的,以“棚组”为单位的管理体系,起到了极大的用处。
减少了很多管理上的难题。
“可以施行以工换酬了。”
徐病坐在马车上,视察了一圈棚区的情况,又喊来他册封的三位流民都护,挨个问询后,心念闪过。
流民局势已经稳定,可以进一步的加强管理。
他改进先前的条例,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一条记分制。
工作得分,再以分换取粮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并且在棚区,设立“领工房”,在领工房中,徐病会命人整理出大熙城内,需要劳动力的地方。
流民可以以棚组为单位,来临工房领取工作,完成工作获取积分换取粮食。
此外,一些大熙城中的商贩,也能来领工房发布任务,让流民帮忙处理,但要给相应的报酬。
只要工作,便可加分。
若是小组中有人做了:伤人,偷窃,等违反大熙律法之事,那么小组便会扣分。恶劣的小组,会被逐出大熙城。
所以小组的组长,必须要管好下面的组员。
这一套条例发布下去。
流民棚区反响热烈,有怀着感恩的心,赞扬徐病的。
也有谩骂徐病恶毒,居然让流民干活的。
总之一样米,养百种人。
但是不可否认,这一套条例十分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