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师批语的后面,家长用蓝色的中性笔回复了老师。
“谢谢老师的关心,我和爱人一定会带小玥多去运动的。”
“家长:葛娟。”
——葛娟。
齐蝉阳立刻拿出医院的宣传手册,翻到优秀医生介绍那一页。
副主任医生:葛娟。
个人简介:XXX大学博士生,41岁,在校期间荣获多项国内外大奖,毕业后进入市医院工作,后被蓝山精神病院聘请为医生。在我院工作期间,连续三年获得“最受患者欢迎医生”称号。
相比起另外两位医生在照片上的和蔼可亲,葛娟的照片就显得格外严肃。
而且41岁,这个年龄并不算老,但也绝不算年轻。
照片上的葛娟戴着眼镜,依旧能看出她眼睛下面没有眼袋,皮肤光滑,只看照片顶多也就三十岁。
有可能照片是三十岁的葛娟?
不应该啊,其他几个医生也都在四十岁左右,看照片也都是符合年龄的,怎么会只有她这么特殊?
就在这时,旁边一直坐着翻英文期刊的人凑了过来:“咦?他们三个都获得过‘Goldceive’奖哎。”
“什么?”
齐蝉阳皱了眉,认真去看三个医生的曾获荣誉。
三人曾获荣誉那一栏都有长长的半页,一眼扫过去全是英文,刚才大家看的时候也就没注意。
这时候认真去看,确实,里面都有一行写着Goldceive。
齐蝉阳立刻又翻到第一页,果不其然,院长的曾获荣誉里也有这一行。
“这是什么奖?”
齐蝉阳英语不好,感觉这么复杂的词语,像是什么科学界的国际大奖。
解方澄在一旁回答:“额……金点子?”
“……”档次一下子拉到了春晚现场。
齐蝉阳看他一眼,把试卷和手册放在一起,思考着这其中的关系。
葛娟41岁,有爱人和女儿。
女儿至少上四年级,也就是至少十岁,十岁时学习成绩很好,但体育不好。
创办医院的院长和三个医生都获得过相同的一个奖项。
齐蝉阳想到什么,他抬起头,看向阅读室放着的整整五个书架的书籍。
正常精神病院里需要有这么多脑科的书吗?
就在这时,陆小琴抱着一本书走了过来。
“齐哥,我发现这本书里有人做过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