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杭笑着点头:“好啊,郑叔,。”
两人这么一说,另外一直旁观的滕合川几个却是下意识对视一眼,目光里同时传达了一个观念:今天这事儿,成了!
“诶,”郑春听到苏杭改了称呼,连忙答应一声,却有些心虚,感觉自己……是不是高攀了,收拢一下心思,才问道:“苏杭,你刚刚说……为什么?”
苏杭指了指郑春还一直不肯放手的地推方案:“郑叔,我的这份方案,恰好可以解决咱们刚刚所提到的‘企业需求扩张过快’与‘产品产量提升不足’所产生的矛盾。”
郑春想了下,隐隐抓住一些,却还是直接问道:“这个,又怎么说?”
“这份地推方案,是可以复制的,”苏杭道:“做完了河元,我们可以做固理,做完了固理,我们可以做洛邑,做完了洛邑,我们再做启梁,这样步步为营,市场缓缓打开,桑河的白酒产量也能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缓步提升。这样一来,市场的扩张,产量的提升,品牌的塑造,齐头并进,桑河就绝对不会遭遇‘一年喝倒一个牌子’的那种窘境。”
还能这样?
嗯。
确实这样!
郑春下意识又把手中方案抓紧了一些,只是,短暂激动,他又想到一个问题:“苏杭,这样的话……是不是太慢了?”
“郑叔,我刚刚只是举例,而且,我还是建议您前期走得稳一些,一个一个来,”苏杭道:“等桑河酒业积累了一定的实力,那么,时机合适,我们就不必再一次只开拓一个县的市场,或者,一次三个县,一次十个县,甚至,将来,实力足够的话,一次开拓一个省,都没问题。”
“对对对,你这么一说,就通了。”郑春连连点着头,已经开始幻想桑河酒业一次开拓一省市场这种恢弘场景,一边示意手中的稿件:“苏杭,这份方案,我要了,嗯……你还在上学……还考那么高的分数,这不能耽误,叔也不能让你吃亏,这样,我给你5000……不,1万,就当是买下这份方案,你呢,就偶尔过来帮叔出谋划策一下,怎么样?”
郑春这么说,苏杭还没有反应,另外几人已经露出了惊讶表情。
开口就是1万……
现在挣钱已经这么容易了吗?
谢长庄甚至抬头看了一下墙壁上的挂钟。
现在还是1995年吧?
可……
我是谁,我在哪,我刚刚听到了什么?
我要是有这1万,我该怎么花呢?
嗯。
女儿早就想买个那什么随身听了,说很多同学都有了。
买!
不就是随身听嘛。
咱一次买两台!
谢长庄振奋了一下,随即就悲伤了。
这1万……人家,好像……不是给自己的。
苏杭感受着郑春的急切,却是摇头:“郑叔,您要给钱,我肯定不会装清高不要,不过,做这份方案,我一开始没想着赚钱,只想让洪伯、谢叔这些很久没找到工作的街坊们有份活干。”
“你是个好孩子,”郑春立刻点头,看向谢长庄几个:“这事情要做起来,我这里肯定还要招一些人,老滕……哦,你们是戏剧团的……老谢,你直接过来吧,我给你开一个月三百,提成另算,如果还有其他人,苏杭,你也可以喊来,我看看合适就留下。”
说到最后,郑春再次转向了苏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