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辰整理下衣冠,快步上前,对蔡邕躬身行礼。
“后学末进杨子闲,见过蔡大儒。”
蔡邕本来对杨辰的人把他带到这偏僻之地,心中颇有怒气。
但见杨辰对他如此恭敬,心中怒气消散大半,蔡邕也对着杨辰回礼。
见杨辰年纪轻轻身材高大挺拔,英俊不凡,眉眼间还流露出聪慧机敏,蔡邕感叹道。
“子贤真乃当世少有的年轻俊杰。”
杨辰尴尬摆手谦虚笑道。
“蔡大家谬赞了,小子只是空有几身武力,当不得年轻俊杰一称。
今日得见蔡大家一面,真是荣幸之至。”
突然杨辰对蔡邕深深一礼,面色诚挚。
“在下属下擅作主张,连累蔡大家来到这危险偏僻之地,还请蔡大家恕罪。”
蔡邕见杨辰对他如此尊重,也摇头一笑,语气洒脱。
“我本就无心官场,而且我一直有编写汉史的梦想。
如今到此地教书育人也是一种享受。”
杨辰听到蔡邕此言,回想到他一生直到最后被王允所杀时也没有完成东汉史,对历史系的杨辰而言也是莫大的遗憾。
杨辰心中叹息一声,看向蔡邕眼带真诚面色郑重。
“在下对蔡大家编着的汉史也是非常期待,蔡大家有何需要请尽管开口,力所能及,在下必竭尽全力。”
蔡邕哈哈大笑,想起上次朝议时屡次阻碍陛下封赏,蔡邕幽幽叹息。
“子贤,上次朝议我屡次拒绝陛下提议,当时我觉得此地必定战乱不断,徒耗钱粮。
我从洛阳一路而来,看到各地盗匪丛生,流民衣不蔽体,甚至到处横尸荒野。
但我踏入真番郡地界时却看到了一片欣欣向荣之象,此地人们精神饱满,家不闭户。”
蔡邕说完对着杨辰深深一躬,面露惭愧。
“子贤真乃当世俊杰,吾不及也。”
杨辰赶紧扶住蔡邕,看向田地里到处劳作的农民感叹吟诵道。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我只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