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在那段记忆里,族里人还固执地守在村里不肯离去。
梨花没有搜到有用的东西,继续去正街候着,太阳落山时,有两个贼眉鼠眼的人牵着几个孩子经过,余光瞥到梨花时,眼睛亮了一瞬,“郎君可是想卖女儿?”
刘二呲牙,“滚。”
长脸男子不肯离去,“粮价疯涨,粮铺下次开门不知又是什么价,郎君要是信我,我给”
刘二挥起镰刀,脸色变得狰狞。
梨花倒是没什么表情,“价格几许?”
长脸男慢悠悠比了个数。
梨花波澜不惊的问,“五贯?”
长脸男摇头,“五百钱。”
怕梨花嫌少,他拉过身后的一小姑娘,“这是我今个儿买来的,四百钱,小娘子你模样更精致些我这才多出了一百钱。”
一百钱,按照眼下的行情,也就两斤好粮的价。
人命如草芥,梨花早就见识过了,但再次面对这种事,心里仍不舒服。
她问男子,“你们只买小孩吗?”
长脸男没太明白。
梨花又问,“大人几钱?”
“”长脸男打量着对自己龇牙咧嘴的汉子,琢磨小姑娘的意思,“你想卖了他?”
刘二:“”
“不卖,我好奇问问。”
长脸男侧目与伙伴交换个眼神,都摸不准小姑娘的心思。
正常来说,没有人家会买大人,大人食量大,心眼多,不易养得熟,稍不留神,主人家还会遭到算计。
当然,户籍管理严苛,照理说不会发生仆人祸害主人的事,可今时不同往日,哪怕告官,衙门恐怕也管不过来。
他回答,“大人的话,约莫也就几十钱吧。”
几十钱都不见得好卖。
这话男子没说,毕竟没有遇到过这种事,他也只能胡乱说个数。
他问梨花,“你们家哪儿的?”
青葵县底下的几个镇有自己的口音,但梨花的口音模糊得很,听不太出来。
梨花没答,“你们从哪儿过来的?”
“西市那边。”长脸男子对梨花没有戒心。
“那边有粮铺开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