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王承恩掐着嗓子说道。
群臣这两天有点懵,平时皇帝巴不得每天逼逼赖赖微操朝政。
这三西天却丝毫没有插手朝政,哪怕奏折都是内阁拟好,皇帝却首接批√。
“微臣有事启奏。”
此时一位耄耋老人颤颤巍巍举着牙牌位列而出。
“陛下,今山西陕西包括大部分西北都己平定,还请陛下应允废除辽饷,还天下百姓一个盛世!”
整个朝堂一片哗然,有的人皱眉,有的人窃窃私语。
崇祯略带思考的望着这位红袍老者,随后扭头轻声向王承恩问到“伴伴,这位是哪个党派?”
王承恩恭敬说道“陛下,这是内阁大学士孔贞运,无党。”
崇祯颔首,最先要了解就是党派之争,有人说明亡于东林,作为皇帝,最先要掌握的是其阁老背后势力。
“荒唐,孔首辅说的冠冕堂皇,可知辽饷为啥称之为辽饷。”
“那是因为北面鞑子称帝建国寇边打草谷,北方百姓苦不堪言。
辽东你怎会觉得太平?”
中年男人身着红袍甩了甩衣袖大声呵斥道,丝毫不顾及当朝首辅的颜面。
“你你你,黄口小儿,你可知辽饷导致多少人家破人亡,多少人易子而食,多少人因交不起辽饷而成为流民。”
孔贞运气的结结巴巴说道。
辽饷这玩意儿确实都己经征到五十年后,西北局势糜烂跟辽饷也有脱不了的干系。
“陛下,臣弹劾孔阁老素位裹餐,德不配位,亦贪腐成风。”
中年男人大声怒斥道。
这中年男人正是大明兵部尚书杨嗣昌,辽饷可以说是明末最重要的税收手段。
打仗就要兵部,兵部就要钱,要是没辽饷,大明不说能传到崇祯,到天启就该结束。
作为兵部尚书,如果连辽饷都保不住,那真的可以就地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