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待这叛乱散去,孤欲在此地筑一学堂,待万事俱备,便隐于此,执鞭授课,岂不快哉?”
一位黑须束发的男子此时正傲立于一匹乌黑骏马之上,身后,千军万马如长龙般蜿蜒前行,领头的士兵手执一面巨旗,上书“曹”字,正在风中猎猎作响。
“文若?”
言者正是曹操,在他身旁,一位清秀通雅、羽扇纶巾的男子同样跨坐骏马,然而此刻却眼神迷离,仿佛随时可能栽倒于马下。
“莫非连日奔波,身子骨己不堪重负?
来人!
速将孤的马车驶来,将文若妥善安置其中。”
天空骤然阴沉,乌云密布,骤雨如箭般倾泻而下。
几位兵士在暴雨中奋力前行,小心翼翼地抬起那虚弱的身影,曹操在一旁焦急如焚,侍从欲为他撑伞,却被他轻轻挥手制止。
“许褚,莫要站着,快来搭把手!
文若乃孤之子房,他身虚体弱,却毅然随军至此荒芜之地,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诺!”
一位黑甲将军应声而出,众人合力将荀彧抬入马车之内。
车厢里,曹操换上一身便装,紧握那文弱书生的手,长吁短叹,满心忧虑。
“先生,文若的病情如何?”
一位老者拱手而立,他是随军的医师,被曹操紧急召至车内。
“丞相,荀大人只是偶感风寒,并无大碍!”
“甚好,甚好,有劳先生了!”
曹操闻言稍安。
此时,那书生模样的男子己然醒来,愣神片刻,抬眼望向身前那熟悉的身影,心中思绪万千。
“这是何地?
我岂非己赴黄泉?”
他清晰地记得自己在家中自刎,如今怎会又置身于这马车之上?
“文若,你醒了?
感觉如何?”
曹操见后者醒来,急忙上前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