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也没有问题。”毛渊明嘴上满口答应,心里却在犹豫,毕竟去南洋又比去阿里史社远了太多,途中的风险不可同日而语。
陈永华见毛渊明答应,自然也感到满意:“那就好,看来又要有劳你们了。这次你们为朝廷建功,王爷十分高兴,因此也盼望贸易的事情能办得妥帖。”
“陈相,这次击败土番之后,把他们都迁往埔里,朝廷获得了大甲溪南岸的大片土地,不知有没有打算安排屯垦?”许纬辰见两件事情都圆满解决,试探性地提出下一步的计划。
“咦,许先生倒是和本院想到一起去了。土番搬迁要花上一两个月,等开春之后,就要派人前去屯垦。只是,东宁人口不多,如此大片的土地,怕是没有那么多人可以派。”陈永华说着,从书案上拿起了一份文件,朝着毛渊明和许纬辰轻轻挥了挥,“本院早就派人在万年、天兴二州计点闲散人口,可惜一共没有几十人。”
“陈相,我们倒是有一个大胆的计划,不知陈相有没有兴趣听听。”
“但说无妨,若是对国事有益,本院自然会奏明王爷施行。”
“不如向日本乞师。”
陈永华不知道许纬辰所谓的“大胆的计划”究竟大胆在何处,等许纬辰的话说出口,陈永华不禁有些哑然,然后不住地摇头:“日本乞师之事,过去议过,也试过多次,无一成功。许先生若没有特别之策,这事怕是行不通的。”
“陈相,之前赴日本乞师之事,我们也有所耳闻。无论是唐王殿下还是永历陛下遣人往日本乞师,都是想要日本幕府将军派出军队,襄助大明抗击满人。只是日本幕府定了闭关锁国之策,世代因袭,所以不会为大明破例,自然也就不愿意派兵。”
“这个道理本院知道,先王国姓爷也曾派人前往日本。国姓爷的母后是日本人,因此国姓爷以外甥之礼致书日本将军,极尽亲亲之意,可惜也是无功而返。”陈永华越说越摇头,“现在再谈日本乞师,王爷恐怕不会答应。”
毛渊明听陈永华说到这里,微微一笑,说道:“陈相,之前这么多次都枉费工夫,就是因为意在借兵,与日本国策相悖,故而不得成功。如今要是换一个办法,成功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
“哦?愿闻其详。”
“事情但凡有求于人,若是只谈自己的需要,很难成功。需得为别人着想,使别人顺意,别人才会愿意出手相助。”毛渊明顿了一顿,发现陈永华正直愣愣地看着自己,听得十分认真,便继续说道,“日本土地狭窄贫瘠,自万历年间结束战乱归于一统,到如今已有七十年时间,人口孳生众多,早已是人多地狭,民生苦不堪言了。今年年初,日本爆发了伊达骚乱,幕府将军德川家纲正为此事头疼呢。”
“原来如此,那毛先生的意思是?”
“陈相,若是单纯借兵,恐怕确实不会成功。但是如果请求德川将军将囚犯、浪人以及自愿来东宁屯垦的民众交付给我们,那么将军答应的机会就很大了。”
“对,这些人对于德川将军来说,不但没有用处,而且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日本自上一任将军德川家光薨逝之后,骚乱不断,狱中的囚犯和居无定所的浪人难以计数,如果王爷愿意接收这些人,德川将军肯定会同意的。”许纬辰又补充了一句。
陈永华听到这里,不住地点头:“嗯,两位之论,果然高明。如此一来,日本将军去掉了心头之患,而王爷收获了屯垦的人口,真是两全其美,解决了大问题。”
“还有,那些囚犯和浪人,其实多半是习武之人,日本人号为’武士’,只要加以编练,便又是一支可用之师,一举两得啊。”许纬辰继续向陈永华阐述其中的好处。
“好,好,此事可以奏明王爷,安排实施。不过,你们要准备一个完整的章程,呈给王爷过目。”陈永华对这个两个毛利国人的提议感到非常满意,脸上也出现了笑容,“南洋贸易、日本乞师,再加上修筑连通鸡笼的道路,这个冬天农闲过后,东宁势必大不相同,王爷的霸业可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