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二:浔阳楼题反诗
事件:宋江被发配江州后,心中郁闷,在浔阳楼上饮酒,借着酒劲在墙上题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后被黄文炳告发有谋反之意,因此被打入死牢,引发梁山好汉劫法场。
从周易综卦哲学宽泛理解:宋江此前的人生可以说处于一种“压抑”、“不得志”的状态(类似“地火明夷”,光明被压抑),而题反诗这个事件是一个转折点,就如同卦象的剧烈变化,后续引发劫法场等一系列事情,让宋江的命运轨迹彻底改变,从一个被发配的小角色逐渐走向梁山的核心领导位置(从一种“低”“暗”的状态走向“高”“明”,类似从明夷卦向充满向上和变革力量的卦象转化)。
故事三:梁山聚义坐上头把交椅
事件:宋江上梁山后,通过一系列的征战和权谋运作,包括三打祝家庄等战斗树立威信,在晁盖死后,正式成为梁山好汉的领袖。
周易综卦哲学角度(宽泛):可以视为梁山之前的状态是一种比较混乱的、缺乏明确方向的“卦象”(比如可以理解为“天风姤”等比较复杂、各方势力交汇但不成体系),而宋江成为领袖后,竖起“替天行道”大旗,整合梁山力量,相当于一种新的秩序和格局的形成(类似从混乱向有组织有秩序的卦象转变,如“地天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和谐的一种新态势),他带领梁山好汉走向了一个相对统一的发展方向。
故事四:接受招安
事件:宋江力主梁山接受朝廷招安,带领梁山好汉为朝廷征战四方。
从一种不太恰当的周易综卦哲学联想:招安前梁山是相对独立于朝廷体系之外的一股力量(可以视为一种“山泽损”,是对朝廷正统体系的一种“减损”),招安后融入朝廷体系,成为为朝廷效力的力量,就好像从一个对立卦象走向一个融合卦象(如“水火既济”,阴阳相和,虽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美好和谐,但从大的变化方向上看)。
十二、用周易综卦哲学思维来分析宋江招安(以下分析仅为一种思维拓展理解,并非严格学术意义上的周易哲学解读与宋江招安的必然联系)
从周易综卦的一种思维逻辑来看(综卦是将本卦颠倒看其发展变化和关联等)
如果把梁山的发展视为一个“本卦”阶段:
梁山阶段形势分析(类比卦象情境理解)
梁山聚集众多好汉,兵强马壮,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和规则,如同一个相对独立且具有一定实力的“小世界”,但也面临诸多问题和危机。
从外部环境看:
1。朝廷虽然暂时不能全力剿灭,但始终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如同头顶悬着的“剑”,可类比为一种“压力卦象”。
2。周边其他势力以及民众等对梁山的态度复杂,梁山被视为“异类”,在社会大环境中处于一种相对孤立的状态,类似处于一种“不和谐卦象”。
从内部来看:
1。梁山好汉来源复杂,理念并不完全统一,有很多人只是因为走投无路暂时安身,有潜在的矛盾和分歧隐患,如同卦象中内部元素的不稳定组合。
招安视为一种“综卦”变化后的选择(以下是很宽泛的关联想象)
从发展变化角度:招安意味着梁山体系的一种转变和发展路径探索。就像综卦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事物发展变化。宋江看到梁山如果一直保持现状,结局可能是在与朝廷不断消耗中走向覆灭(就像一个卦象走到了穷途末路的阶段),招安则是开启新的可能。
从阴阳调和角度(象征意义理解):
在周易哲学中强调阴阳平衡、和谐。在社会层面,朝廷代表着正统秩序(可视为一种“阳”的大体系),梁山为“阴”的反抗体系,如果一直对抗下去阴阳无法交融,而招安可以理解为宋江试图找到一种阴阳调和的方式,让梁山体系融入到正统体系中,使兄弟们在他看来可以获得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和未来,这是他追求的一种“和谐”状态,尽管这种和谐只是他主观设想的。
从上下位置颠倒回归角度(牵强理解):
梁山众人是处于社会底层反抗起来的(类似本卦中“下”的位置),而朝廷高高在上(“上”的位置),招安可以理解为宋江想带领兄弟们实现一种位置回归,从“下”到“上”,从被“压迫”的位置到进入到主流权力体系,这和综卦颠倒看位置变化有一点类似的象征理解,即宋江想改变梁山好汉的这种“颠倒”的命运状态。
从综合形势判断角度(结合卦象综合判断思维):
周易中一个卦象往往综合多种因素判断,宋江在考虑招安时也是综合了多方面。如梁山的未来前途不明朗(类似卦象中前路迷茫)、兄弟们的出路(个体命运的不确定如卦象中爻的不稳定)、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内心对正统的认可类似卦象中对核心元素的倾向)、社会舆论和历史评价(如同卦象所处的大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最终决定招安,即类似从一个综合卦象的整体解读中得出一个新的决策路径。
但必须要强调的是,宋江招安的原因从文学、历史、社会等角度有其深刻的现实因素和复杂的人性因素等,用周易综卦哲学这样去分析只是一种思维拓展和尝试从别样角度理解其决策动机的一种探索。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