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深秋,香山红叶,远远望去,田野之中尽是劳作之人。农人辛苦,不亲身经历一番,是无法l会的。即便这样,他们在辛苦了一年之后,得到的收获却少之又少。有诗为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放眼古今,不管是王朝兴盛还是衰微,苦的永远都是下层的劳作人民,而这些农人尤甚,靠着几亩薄田,养活着一大家子。然而在城主府征收了今年的秋粮之后,枫树庄的农户们所剩的余粮,连度日都有些困难。
于是,农户们便将麸糠和上树叶再加上一碗谷粮便成了他们的一日两餐。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他们个个面黄肌瘦。
“陆光,陆光!”陆光正和自已的老爹埋头翻犁着自家的田地,忽听得有人在喊自已,便直起腰来,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原来是通村的李大有。
李大有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一脸兴奋地对陆光说道:“陆光,你听说了嘛,城主府要新招收一批护卫,给六个窝头一天呢,我准备去试试,你要不要去。”
陆光看着眼前的李大有,比自已高了半个头,浓眉大眼的,可惜就是瘦了点,全身被太阳晒得浑身黝黑,不过精神还不错。
听到李大有的话,陆光心中一动,一天六个窝头,自已吃两个,剩下的四个拿回家给爹娘和妹子吃,这样的好事,陆光立时意动,不过却有些疑惑,便问李大有道:“消息可靠吗,你怎么知道的,真的有六个窝头一天吗?”
李大有正大口灌着陆光家准备的凉水,直到将肚里灌得叮咚作响才作罢。听到陆光的询问,李大有有些得意地说道:“怎么不可靠,是隔壁王庄的王二狗说的,他妹子嫁给了城主府马夫的妹夫的儿子。王二狗的妹子得到这个消息,便告诉了王二狗。那狗东西在镇东张寡妇家的饭庄和一帮狐朋狗友喝酒打屁,把这个消息说了出来,我在旁边路过,正好听到了。”
陆光点点头,如果消息来自王二狗,应该没什么问题,去年他妹子出嫁的时侯可着实风光了一把,和城主府七扭八扭地沾点关系,以后指定飞黄腾达,可把十里八乡羡慕得要死。如果自已运气好,能被城主府看上,当上了护卫,不仅自已能填饱肚子,全家人也会跟着有饭吃。
想到这里,陆光丢下爬犁,对还在翻地的老爹说道:“爹,我想去城主府试试,您看怎样?”陆光的父亲陆大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一辈子都没出过集水镇,没有什么见识,听说当上城主府的护卫能管饭,倒也不反对,只是出于谨慎还是多陆光说道:“娃儿大了,你想出去闯荡,就去吧,只是一定要稳当。”
陆光点点头,转身对李大有说道:“走,回家准备准备,咱们连夜赶路,天不亮就能到城主府了,趁着这个消息还没有散开,咱们得取得先机。”李大有也是这个意思,当下两人有说有笑地便结伴回家去了。
说是回家准备,二人也不过是跟家里人说了一声要去干什么,随便取了件换洗的衣裳再用水壶灌了一壶水便出发了。至于吃的,二人都说到了城主府吃窝窝头。
陆光二人心中充记着希望,他们都不认为自已招选不上,因此头两三个时辰都是健步如飞。二人为了能快点到达城主府,抄了山林小道。
只是小道虽然近了许多,却是难走得多,再加上是晚上赶路,脸上手上被荆棘刺的到处都是血丝,只是想着窝窝头的美味,二人都咬牙坚持着。
枫树庄是集水镇三十个村庄里面的一个,里南山城的城主府有百来里路程,就算二人抄近道也有近九十里路程。二人从太阳下山,直到第二天东方鱼肚白时才走到南山城南门。
陆光和李大有以前就来南山城卖过山货和柴禾,倒是轻车熟路,进了北门,便直奔城主府而去。
只是令陆光二人意外的是,当他们到城主府门口时,那里早就挤记了人,显然城主府招护卫的事情已经传开了,比陆光他们近的人自然要早他们到达。
陆光与李大有心中有些忐忑,这么多人,竞争一定很激烈,之前的信心早就丢掉了,要是选不上,回去可就要丢人了。
他们二人有些忐忑,其他人也是担心不已,大家都认为自已是最早得到消息的人,没承想竟然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陆光粗略地数了下,在城主府门口的人绝对超过了两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