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第二批大蒜素,则被他悉数分发给了京城各隔离点的驻守大夫以及守护太医署的护林军,第三批分给感染严重者,第四批则是分开城内其他的隔离人员,并未因宫中贵人的身份而给予特殊优待。
滕烈亲力亲为,制定了一份详尽的分配表,并将其郑重交予太医令与自己的副官,严令他们务必按照既定顺序严格执行,任何求情之人皆不得例外。
太医令对滕烈的此举钦佩不已,深知唯有定国公才有如此胆识与魄力,换作他人,恐怕早已在宫中贵人家族的重重压力下,将优先权拱手相让。
而定国公对此却嗤之以鼻,大皇子在审阅了这份分配表后,亦表示全力支持。正是因为有了这二位的坚定担当,扛下所有的压力,大蒜素的分发工作才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
经过整整三天马不停蹄、争分夺秒的紧张培训以及艰苦卓绝的磨砺之后,从众多人员之中精挑细选而出的那两百位精英宛如脱胎换骨一般,迅速成长起来。
他们夜以继日地钻研学习,废寝忘食地反复练习,终于将制作大蒜素的精湛技艺牢牢掌握在了手中,并逐步稳定地承担起了这份至关重要且责任重大的任务。
紧接着,令人瞩目的是,那两百二十名制药师紧密团结在一起,每天,他们都不辞辛劳地忙碌着,最少也能够成功制作出一万多份这种无比珍贵的抗疫物资。
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他们的制作技艺日益娴熟,制作速度越来越快,产量就像滚雪球一样节节攀升,不断刷新着记录。这些宝贵的大蒜素如同一股股强大而温暖的洪流,源源不断地注入到京城的抗疫战斗之中,成为了抗击疫情最为坚实有力的后盾之一。
要知道,京城这座繁华热闹的大都市里,登记在册的人口数量竟然多达七十余万人之众!面对如此庞大的人群需求,太医署的全体工作人员以及京畿卫的将士们毫不退缩,迎难而上。
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精心组织调配资源,全力以赴保障每一位居民都能够持续使用大蒜素达数日之久。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背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艰辛与付出。
从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到生产线上的日夜奋战;从质量检测的严格把关,到配送分发的有序推进……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参与者们的心血和汗水。然而,正是凭借着这般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历经长达两个月的漫长时光,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让京城所有居民都能用上大蒜素的宏伟目标。
这段充满挑战与困难的历程,其中所经历的种种酸甜苦辣,或许唯有亲身参与其中的人们才能有切身体会吧。
就这样,在那个千禧十六年的新年钟声敲响之际,尽管抗疫之战依旧艰巨繁重,但大家心中那份战胜疫情的信念却变得越发坚定不移。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都是英勇无畏的战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守护着这座城市和城中百姓的健康与安宁。
京城的雪花从零星飘落,渐渐堆积至脚踝深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刻,整个京城的街道一片静谧祥和,往日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不见了踪影。无论是宏伟壮观的皇宫内院,还是那些权贵豪门的府邸,亦或是普通老百姓的居所,都沉浸在一种异样的安宁之中。
这份难得的宁静并非偶然得来,而是城中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换来了这片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定。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尽管皇上免去了每日朝会的繁琐事务,可以稍作休憩,但他依然心系国家大事,每日于御书房中勤奋地审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然而,令皇上感到恼怒的是,在众多官员呈递上来的奏折当中,竟然有不少是针对大皇子和定国公的诬告与恶意攻讦。
这些毫无根据的言辞,虽然被内阁大臣们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智慧逐一甄别并扣留了下来,没有让其得逞扰乱朝纲,但当皇上听闻此事后,心中仍然难以平息怒火。
为了整肃朝廷内部的不良风气,还朝堂一个清正廉明的环境,皇上特意下令内阁大臣们将那些胆敢递交此类毫无用处且充满恶意奏折的官员名字一一详细记录在案。
紧接着,一道威严的圣旨自宫中传出:凡被列入名单之中的官员,一律受到严厉惩罚——扣除全年俸禄作为惩戒,以此警示其他官员切勿效仿;而若是其中牵涉到后宫的嫔妃,更是毫不留情,一律予以降级处分,以确保后宫秩序井然,不容丝毫混乱。
除此之外,皇上对于此次抗疫之战中医者和将士们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以及无私奉献之情,可谓是感慨万千。
于是乎,他特别下令让内阁大臣精心撰写一份皇榜,旨在向所有投身于这场艰苦卓绝战役中的医者和将士们,传达出最为崇高且真挚的敬意。
这份皇榜之中,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对他们那种毫不畏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精神的热情讴歌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