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娥快别说了,娄叔叔也是为了你好,来尝尝这个燕窝汤,这东西对孕妇最好,还有这个葱爆海参,味道真正宗,伙计,你们大师傅从烟台福山来的吧?”
伙计跑过来:
“还,您还真说对了,就是福山来的,干了二十多年了。要不我请他过来给您敬杯酒?”
“行,我还真想认识一下。”
王胜文成功把话题给转移了,娄半城也不尴尬了,和娄晓娥谈起了在香港的行程安排。
一会儿的工夫,酒楼大厨笑吟吟地就过来了:
“先生,大陆来的吧?山东过来的?”
王胜文把一张十英镑的纸币塞他手里当小费:
“不是,北京来的,喜欢吃鲁菜所以知道你这口味绝对是福山师傅的手艺,其他地方很少有人有这手艺。”
“哎呦,谢谢谢谢,我再给您送个韭菜炒海肠。”
“打搅你了,请吧。”
王胜文不在意打赏四海为家的国人,他们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况且,这里是香港。
一顿山珍海味的饭吃了还不到一百美元,大厨还亲自送到门口。
吃完饭找宾馆住下,娄振华去忙设备的事儿,王胜文和娄晓娥去照相,照完像又去逛街。
娄晓娥很奇怪:王胜文怎么对这儿和四九城一样熟悉?
也不敢买太多东西回去,无非就是些衣服内衣内裤发夹胸罩什么的,没花几个钱,香港这边的店铺竟然都收外币,这样压力就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毕竟带着孕妇逛街不方便,俩人早早回宾馆休息。
第二天,王胜文去了娄半城搞好的制钉所,还真是两间房,不过挺大,还是临街房。
安装好刀具,教会雇工怎么更换刀具,怎么每天给机器加润滑油,怎么上料,怎么调节机器的加工尺寸。
上好料开动机器,一根一根的钉子就出来了。
娄晓娥的两个哥哥都在现场参与了这些工作,钉子出来,就和娄半城一起装箱带回了自己工作的贸易公司。
晚上,两位哥哥请娄晓娥和王胜文吃饭,算是认下了王胜文这个妹夫。
第二天一大早,一家人就去了教堂,王胜文和娄晓娥穿上租来的礼服,娄振华给教堂捐了二百港元,哥哥给了公证员五十港元。
跟着牧师宣读完结婚誓言,两个人算是在香港结成了正式夫妻。
王胜文不想在香港待时间久了,因为还不是沉浸于享受的时候。
换好衣服吃过午饭,王胜文直接带着娄晓娥回到了广州。
按照地址找到自己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
见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女子俩还抱头痛哭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