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这是民用产品,利润没那么高,你要是让市民望而却步了,就不好了,再说,这是生活易耗品,隔个三年五年十年八年,我们就得更新换代,总会有新的款式推出来。”
王润才笑了:
“老娄啊,你可不能想一口吃个胖子,这民用产品啊,就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人,都算是人民吗。”
娄半城也笑了:
“嘿嘿,老王你真不愧是领导啊,产品价格都想着人民。”
王润才还是笑了:
“哈哈!我们不想着人民想谁?总不能光想着发财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胜文说:
“爸,您也不能无底线地想着人民,把价格订得太低了。这产品啊,必须得赚钱,要不职工收入怎么办?国家税收怎么办?以后再搞新产品,钱哪儿来?总不能让国家再继续投资建厂吧?”
其实王胜文不担心自己的父亲这里没钱,他们区里制钉厂的效益也很可观,但是做小事儿可以,做大事儿就不行,比如建个电视机厂。
“嗯,你说的有道理,财富要收之于民,用之于民。那国内到底卖多少钱合适?”王润才还是很能理解儿子的想法。
“爸,您操这么多心干嘛?刚才我不都说了吗,您就按一百和一百二出厂,供销社和百货大楼他们爱卖多少钱卖多少钱,和您没关系,您总不能不让人家吃饭吧。头几年您批条子出货,把控住销售区域,避免恶意压价竞争不就完了?”
王润才眼睛一亮:
“对啊,我们区里必须批条子啊,一个地区批多少条子我们把控好不就完了吗。胜文你确实进步了,你做商人肯定也行。”
“对啊,这样还能防止他们投机倒把。爸,我做什么商人啊,这时候是适合做商人的时代吗。”
“嘿嘿,儿子,你详细给我们分析分析。”王润才还想把话题深入下去。
王胜文并没有有接他的话茬:
“爸,娄爸,你俩别在这儿考虑了,赶紧吃饭吧,菜都凉透了,要不你们在那儿讨论我先吃饭?吃完饭我会给你们写下来。”
“滚边儿去,你自己吃吧,我和你岳父商量一下。”
“好,我吃,合着俩倔老头。弟,你别看图纸了,咱俩吃饭。”
那边看图纸的弟弟传来声音:
“哥,我吃饱了,你吃吧,那甲鱼好吃。”
最终王胜文是一个人吃晚饭的,俩老头还真就一起商量到九点多。最后被自己的老婆给骂了才算结束。
最后得出的结果是:
先从香港开始卖,因为还有关税,所以以二百五十港元的价格打开市场,然后再在国内市场卖。有了香港市场的引领,不愁国内市场打不开。
其实他们多虑了,产品一经投入市场,两边都供不应求,没过多久,各地供销社、百货大楼的业务员都在门前排队等指标了,最后还是父亲很无奈地逼着王胜文扩大了电机的生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