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在中国还习惯吧?”
“我喜欢旅游的,中国的美食顶呱呱!”凯瑟琳竖起了拇指。
汽车在宽阔的外环路上飞驰,天有点阴沉,两边楼宇渐渐低矮下来,但节日的气氛却似乎更浓。
凯瑟琳还小声的哼着歌曲,外国人就是心大啊,冯剑感慨。
“凯瑟琳,你们家成员多吧?”
“我父母还有两个姐姐。”
“哦,你爸生活在女儿国啊,哈。”
“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们家只有他一个男人。”冯剑感觉交流还是不流畅。
车在一个厂子样的建筑群停下来,冯剑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就带着凯瑟琳走进去了。
凯瑟琳好奇的看着厂房的文字——佛头寺黑陶馆。
一个干练的梳着马尾辫的女孩一身红装的迎出来,先带他们去了展览室。
凯瑟琳第一次见到黑陶这种艺术品,眼睛就被吸引住了。博古架上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品,佛头、梅瓶、薰炉、茶具、笔筒、砚台……
黑陶以“色如墨、声如钟、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特性为大家喜爱,造型古朴典雅、雕工精湛细腻,享有“齐鲁黑桃之花”的美誉。虽然这种工艺,是从洪武年间随移民传承过来,现在这种工艺品刚刚打开市场。
女孩用悦耳的声音给他俩讲解着,还不时好奇的看着这位金发美女是不是听的懂。
冯剑跟在后面随意的走着,也不用翻译,他来过好多次了,哪件是新产品他都能看得出来。
冯剑和凯瑟琳谢过小女孩的讲解,问了一句:“古大师在工作间吗?”
“是的,就是他让我过来为二位服务的。”小女孩嫣然一笑。
“好,我们去工作间看看。”冯剑笑着对凯瑟琳说。
古大师四十多岁,白净的脸,却剃了一个亮闪闪的头,慈眉善目的。
此时正穿着工作服在一件宝葫芦胚上雕刻,一丝不苟的,脸色平淡如水。
冯剑小声的对凯瑟琳说:“一件陶器,要先从特殊的黄河红胶泥中选出来,然后和泥;然后是甩泥,让泥熟透,就是没有气泡;调泥,就是做出模子来;现在古大师就是在做第四道工序了,雕花或是刻字。”
凯瑟琳好奇的轻轻走过去,看着平常的泥土在古大师的粗糙的手指下,雕刻出栩栩如生的葡萄。她屏住呼吸蓝色的眼睛出神的盯着。
古大师雕刻完葡萄缠枝的局部,抬头看看冯剑,又看看凯瑟琳,对他们笑笑:“大年地下你也不闲着啊?都有外国朋友了!不过,你来得正好,有几件我满意的作品,哈。”
古大师领着冯剑他们到了另一个小房间,里面都是上了釉的半成品,镂空加浮雕的工艺结合山水组合。
“有创意!”
“为什么有几个是一模一样的呢?”凯瑟琳问冯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