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现在都用公历了。
礼制这个老古董啊,也就只能算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
如果,要是还有人打着礼制的幌子来搞事儿啊,那可就是鸡飞狗跳了,会找不到北的。
比如,古人就好装啊!
有个叫仲叔于奚的人,在卫国立了大功劳!
大王想赏他封地,他不要!
他不是不想要,而是觉得那个钱财和土地,不如名位好!
贵族他是当不上了,可是他想要贵族马头上用的装饰品。
就是想在自己的拖拉机上装了大奔的标牌,这就是被名利虚晃了头脑呀!
孔子在春秋里写了,他坚决不同意这样的要求。
孔子说,给封地就给封地,不能给贵族马头的装饰,就是说拖拉机绝不能装了大奔的标牌。
就像孟凡了的老爹,对死啦死啦说的,书和老婆从来不能借给别人,是一个道理。
所以说,这个礼制,在古代就是阶层。
在现代就是一个圈子,只不过都是人性的私心作怪罢了。
你有你的圈子,我有我的圈子。
你不能进入我的圈子,这就是所谓礼制。
这才是人性最大的恶。
所以,善良的老百姓从来不需要礼制,只要鸡犬相闻就行了。
最需要礼制的,恰恰是那些心里有鬼的人。
看历史,从“礼制”两个字就能看出大鬼小鬼和一堆老鬼!
大礼制就是大鬼,小礼制就是小鬼,让老百姓吃饱喝足就没有鬼。
即使是有鬼,能吃饱喝足的老百姓,也不愿从鬼。
去他个鬼!
等你跪下来请示老佛爷打不打的时候,对方的导弹已经打过来了!
所以啊这个礼制这个“鬼”,必须请钟馗来一剑砍死它。
说到周王朝后期,哎呦妈呀,那可真是个苦逼的朝代啊!
四个字形容,礼崩乐坏。
诸侯国君们的德行就像滑滑梯一样,一路滑到底,连个刹车都没有。
纲纪呢?
早就不知道被谁家的狗给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