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基雅维利看来,奥斯曼帝国很难被征服,但却容易统治。
塞利姆表示真想给他个大比兜。
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正是奥斯曼帝国的上升期,无论是巴耶赛特二世还是大孝子塞利姆一世都是明主,在他们统治下的帝国,苏丹可谓一言而决。
后期的教法学家有权废黜苏丹这种事,简直是挑衅安拉,毕竟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好歹也是真主的影子。
可是专制的体制无法一直维持,东方的王朝周期律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奥斯曼帝国却又与东方不同,它从来没有彻底建立起完善的国家统治体系,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军事服务,甚至于公共服务与收税都可以外包。
但为什么奥斯曼帝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皇帝轮流做的情况呢。
塞利姆并非历史学家,但他明白奥斯曼帝国从没有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一类人。
不仅是奥斯曼帝国,整个西方自罗马彻底崩溃后基本就没有过贫苦出身的皇帝。
至于马穆鲁克嘛,这是一个阶级,不可一概而论。
换而言之,没人朝这方面想,所以,整个欧洲的情况可想而知。
其实塞利姆也可以勉强解释一下。
毕竟在宗教的蛊惑下,屁民们都抱着今生受苦,死后上天堂的想法,怎么可能出现邦哥这种精神小伙。
而在奥斯曼帝国,以大穆夫提为首的伊斯兰教法学家们固然在帝国的后期限制了苏丹的权力,但也保证了帝国的人民都认为只有奥斯曼的后裔才是苏丹。
当然,要做苏丹,也是有代价的。
自苏莱曼大帝后,苏丹的权力被权贵官僚集团与乌理玛们瓜分,尊严被肆意践踏。
但至少,毕竟还是个苏丹。
而塞利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这帮蛀虫明白谁才是帝国的主人,真以为苏丹生出来是给你们杀的是吧。
塞利姆伸了个懒腰,门外传来保罗的声音:“陛下,您该用早膳了”。“端进来吧,保罗”,塞利姆慵懒的回应道。
奥斯曼帝国的早点还是相当丰富的,这得益于帝国广袤的领土。
希腊、马尔马拉南部的布尔萨地区为宫廷提供了小麦;
巴尔干、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则提供了绵羊;
埃及和保加利亚提供了大米;克里米亚提供了黄油,糖则来自埃及和塞浦路斯。
论起生活质量,大萨拉基里奥宫的苏丹远胜于随地大小便,厕餐共室的法王。
不过吗,塞利姆一点都不习惯帝国的食物,更不习惯每日两次用餐。
所以自塞利姆得到哈米德一世的信任后,他的饮食全由自己调配,苏丹拨款。
比如眼前的包子与油条,就是帝国御厨在塞利姆的调教下做出的,虽然比不上共和国小摊,但也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