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3
麦考夫用四十分钟完成了对爆炸现场的全部勘测。
门与窗没有损坏痕迹,不存在暴力入侵分拣室的可能性。
室内出现了显然不属于这里的东西。
——一些机械结构金属零件残片,比如弹簧、发条、齿轮等物品。
这些碎片上附着微量的高锰酸钾粉末残余。
高锰酸钾是危险品。与过氧化氢、浓硫酸等混合后,极易引起爆炸
不是人人都了解这种知识,但有心想掌握类似技能,不必进入学校学习。
书店里出售相关刊物,介绍化学理论与实验操作。书上的步骤不一定清晰,但多试几次又没被炸死,可以调配出想要的炸弹当量。
伦敦对这类实验原材料的监管不算严格。
比如砒霜用作毒鼠药,能随意买卖。
有人将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用于外伤清创,所以钱到位,在药剂铺就也买到它们。
麦考夫将爆炸碎片逐一收集。
比起爆炸物原料的较易获得,装载弹药的精密容器只能手工定制。
投弹者至少要制作一个延时装置,甚至是定时装置。
先将高锰酸钾与强氧化剂分装在两个区域。
间隔板与机械臂相连,在齿轮缓慢转动、弹簧发条收缩到某个位置时,间隔板被抽离。化学反应发生,最终引发爆炸。
这类装置无疑是精密的,需要高超的机械技术。
再看装载爆炸机关的外盒。
拼凑残片可以确定盒子以橡胶制成,前部附有毛毡作为缓冲垫,就是气动管道使用的普通传输盒。
伦敦地下的气动管道错综复杂。
管道不拥堵的情况下,这种小盒子的传输速度很快,15秒走一百米。
麦考夫暂时不能肯定投弹者是算准时间让爆炸发生在外交部办公楼,还是只求一炸,随便炸到哪里都行。
选择不同的爆炸点,投放盒子的位置势必不同,对倒计时装置的细节把控也有差别。
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
盒子不是从经由管道运输,而是有人直接手动放到分拣室。
这只传输盒不是全新的,有一两年的使用痕迹。却无法证明在爆炸发生前,它曾经通过气动管道。
盒子没有钢印标号,同一公司生产的外观一致。由于在管道内运输时摩擦生热,也不适合在盒子外部粘贴纸质标签。
在日常的电报工作中,弄丢几只空盒是司空见惯的事。只要不是一丢几十只,也不必去登记损耗。
换句话说,投弹客能够通过某种渠道,不引人注意就获得旧传输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