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今日却是连汉王朱高煦也来了。
朱高煦爱凑热闹,尤其是爱凑朱棣的热闹,他虽然自诩是李世民,却知道自己的父皇可不是李渊。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这位汉王殿下总能在合适与不合适的时候出现在朱棣的身边。
父皇……杨士奇此人,儿臣没有听闻过,不过听说,他是太子侍讲……
朱高煦顿了顿又道:他年岁已是不小了,却是如此默默无闻,听说连举人的功名都没有呢。
听说朱棣要召杨士奇,朱高煦对此大发评论。
站在一旁的姚广孝只充耳不闻,他从不过问朱棣的家事。
至于解缙……
解缙这个人和太子关系是极好的,当然,好归好,对于太子身边的人,他却有所提防。
这其实可以理解,同行是冤家嘛。
朱棣瞪朱高煦一眼道:你就少说几句。
说罢看向解缙,道:解卿家可知这杨士奇吗
解缙虽是入阁为文渊阁大学士,可同时也在翰林院挂职,对于翰林院的情况倒是颇为了解。
解缙想了想道:陛下,此人确实如汉王殿下所言,太祖高皇帝的时候,国家缺少儒生,因此虽开科举取士,却也命大臣举荐儒生入朝,杨士奇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入朝出仕,只是他平日在翰林院沉默寡言,也没有表现出过人的才能,所以臣窃以为……
解缙的话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意思已经很清晰了。
没有功名的人进入仕途,是大明开国的时候权宜之计,等到数十年的科举之后,有了大量的进士入朝,这些人自然也就没人愿意看重了。
就比如解缙,着重的提及了科举,就是解缙是进士出身。
朱棣不露声色道:朕听说这杨士奇是个人才,所以想见一见。
解缙一听,立即住口,话说到这个份上,若是再说什么就是不识趣了。
汉王朱高煦却忍不住道:父皇身边或出了奸人,父皇要明鉴啊。
这汉王一向喜欢顶撞,当然,换作其他人这叫触怒圣颜,可朱棣喜欢这个儿子,却认为他是心直口快,因此不但不会加罪,反而屡屡称赞。
不过朱棣脸这次却是脸拉了下来,道:你是藩王,国家大事,难道还要你做主
朱高煦:……
陛下,杨士奇觐见。
宣。朱棣道。
一会儿功夫,杨士奇忐忑入殿,行礼如仪,口呼万岁。
朱棣打量一眼杨士奇,见他其貌不扬,便道:杨卿在翰林当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