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这一桩桩一件件奢靡无度的花销,徐渭脸色煞白,要搁在平时,他早就跳脚骂娘了,可在这种情况下,他只有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吞。
看着徐渭的表情变化,汪修齐心中稍定,他乘胜追击,指向李时珍说道:
“皇室奢靡,朝廷腐败,百姓苦不堪言。
李先生走遍大江南北,悬壶济世,他最清楚民间疾苦,你问问他,现在的大明百姓,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
“百姓的确困苦不堪,”李时珍点头,不过紧接着话锋一转,开口询问:
“可修齐你把我们带到扶桑来,又能改变什么呢?”
“李先生,你的事情一会儿再说,”汪修齐朝李时珍摆了摆手,再次看向徐渭:
“徐先生,在我看来,论才学,自大明开国以来,能超过你的人,不过一手之数,可你年过半百,也不过是一介秀才。
无论是你也好,李先生也罢,还是郑若曾、周述学,哪一个不是惊才艳艳之辈,可到头来,连个进士都考不上。
你们想要报效朝廷,想要救民于水火,可笑的是,连入朝为官的资格都没有。
先生,你不觉得大明王朝病了吗?”
汪修齐对徐渭的夸赞是发自肺腑的,从计谋上来看,他要不是有历史经验作预判,根本不是徐渭的对手。
即使如此,在佛郎机偷袭一事上,也差点着了道。
徐渭从一开始的怒气冲冲变得阴晴不定,到后来满脸沮丧,他长叹一声,“哎,那你说怎么办,难道跑到这里来躲着,来个掩耳盗铃?”
“当然不是,为何医者不自医?为何古人感叹‘不识庐山真面,只缘身在此山中’?”汪修齐摇头,切中要害地说道:
“我之所以把你们带出来,就是要你们跳出原来的那个框框,看看外面的世界。”
“看了又如何,一样什么也改变不了。”徐渭有些颓废。
汪修齐淡淡一笑,在椅子上坐下,端起杯子呷了口茶,“徐先生,你看这宋国如何?”
“弹丸之地,何来如何?”徐渭斜了汪修齐一眼,满脸不屑。
“不错,”汪修齐点头,笑着说道:
“就是这弹丸之地,却是吸引了几十个国家前来贸易,单是贸易额,每年就超过了两百万两。
两百万两什么概念?足够让大明二十万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而这只是一个弹丸之地的产出。”